当代中国著名思想家李泽厚先生的文章意蕴之深厚、情感之饱满、文辞之清丽,一直以来备受学界称颂。其深刻而新颖的思想,常常包裹在清新流丽的笔墨之中不胫而走,曾被赞誉为“当代梁启超”。本书为李泽厚先生首部散文集,分为五辑,收录李泽厚先生杂著、回忆、序跋文章64篇,选编、摘编文章21篇,共计85篇。
李泽厚散文集读后感 第(1)篇还是借用编后记的一段短评来结束这部散文集吧…誉者,赞其为“思想领袖,青年导师”、“思想巨人”、“寥落中的一颗晨星”、“中国思想界一位承前启后的枢纽性人物”、“中国知识青年们实际上的理论领袖”、“中国人文科学领域中一个思想纲领的制定者”、“一个时代的精神教父”、“青年一代的美学领袖与哲学灵魂”、“美学尊神”、“青年一代的思想库”、“深刻影响新时期中国社会的精神进程的一代巨子”、“他是我们学科里这50年甚至这100年来最重要的学者”……就连一位写了一本650页书专批李泽厚的学人也坦言:“这么多金光灿灿的称号集中在一个学者、文化人身上,这在整个中国近代学术史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毁者,或批其“维持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深情不变”、“始终坚持与官方意识形态类似的理论倾向”、“害怕冲突的中庸观念、廉价的理想主义、虚幻的乐观主义、保守的理性主义、软弱的服从意识却浸透了李泽厚的所有文字”、“成功地营造了极权主义美学的意识形态”、“曾国藩手下的谋士”、“孔子死了。李泽厚老了。中国传统文化早该后继无人!”……或斥其“为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提供了理论基础”、“把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化”、“否定马克思主义”、“露骨的人性论、人道主义”、“汉奸卖国贼的思想”、“常识性错误就够怵目惊心的”、“伪学术概念”……诚如李泽厚所云:“有趣的是,海内批我是 ‘反马克思主义’、‘自由化’,海外(当然也包括一些 ‘海内’)批我是 ‘死守马克思主义’、‘保守派’。于是,是 ‘马’非 ‘马’,真 ‘马’假 ‘马’,我也只有茫然了。”而那些宣称李泽厚“已被超越”、“已经过时”之声,更是不绝于耳,甚嚣尘上。
是耶?非耶?
只好留给历史去检验和评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