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创造的本源读后感

创造的本源

作者:爱德华·威尔逊

社会生物学鼻祖爱德华·威尔逊在《创造的本源》一书中,以恢弘的视野、跨学科的功力,提出了一个宏伟的命题:重振哲学。书中有着更多的跨学科交叉,不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观,个性鲜明的立论足以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向我们阐释了创造的本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创造如何产生、如何繁盛这一问题,把对科学的理解融入了人文之中。

创造的本源在线阅读地址

创造的本源读后感 第(1)篇

创造是什么?
创造从何而来?
什么是人类创造的阻力?
社会生物学鼻祖爱德华•威尔逊在《创造的本源》一书中,以恢弘的视野、跨学科的功力,从创造的本源分析,他指出“重振哲学”才能让人类真正驾驭创造能力,走向未来。
一,他认为人文艺术是从600万年前人和猩猩在进化中分道扬镳那一刻开始的。人类在人文艺术方面的创造力,本质上来源于生物进化。其中的关键一步就是人类的祖先这种素食主义者有一天开始吃肉了(感谢非洲的祖先们!),于是一群人就要去打猎,晚上围着篝火讲故事,于是有了同理心、模仿能力和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大脑体积开始增长,大脑额叶变得发达,逐步获得了高水平的社会智力。说到底这是源于我们的社交需求和能力,一方面我们需要听故事,另一方面我们又能通过语言讲故事。语言是人文艺术最基础的起源。这也和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有异曲同工的地方,赫拉利提到智人最重要的一个超能力是想象力。你得有语言,才能描述自己的想象。也就是说有了语言,才有真正的创造。
二,人类在进化层面上,除了进化出“利己”的基因之外,也有一部分“利他”的基因,有的时候甚至为了利他不惜自损。从个体基因保存的角度来看,是无法理解的,但之所以这种基因被保留下来,是因为它的存在有利于群体选择,也就是有利于整个社群的生存。人的社会功能需求是远远大于其他动物的,人文艺术发展的本质和基石,应该是基于社会功能,而不是自我陶醉。
三,当下的自然科学和人文艺术都被局限在狭小的自我领域中。例如所有的人文艺术其实都受限于人的生理感官,例如听觉和视觉范围,而当下的大部分自然科学,则都在研究非常细小的领域。双方如果想要达到本质上的创新突破,就应该从对方的领域中,借鉴知识和视角。科学也好人文艺术也罢,都陷入了非常细化的领域和视角中,只有借助彼此领域的知识和视角,才能找到更真实的作用和意义。小说家会努力让自己的小说看起来更严肃,更具有传统艺术性,但却让普通人越来越难以理解。他需要了解技术,了解科学,了解这些领域究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怎样的改变,只有这样,小说家才能写出真正具有新意的东西,而不是一味的老生常谈。

书中有着更多的跨学科交叉,不局限于人类自身的历史观,个性鲜明的立论足以从不同角度启发读者。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向我们阐释了创造的本质,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了创造如何产生、如何繁盛这一问题,把对科学的理解融入了人文之中。
此书文笔深沉,内容展现魅力非凡,值得读三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创造的本源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