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读后感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

作者:刘同

职场上有这样一种新族群,他们随着大潮读书,求职,进入大城市,在人生关键的十年里,不愿错过每次机遇,就像一群候鸟,努力跟上每次冷暖迁徙,一刻不停往前飞。然而不知不觉中,许多人已经迷了路,找不到方向,找不到方法,也找不到动力。慢慢地,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能做多好,不断奔波漂泊,到头来,成熟的只是外表,内心依然焦躁。在本书中,刘同认为每个人的人生中都有一个“关键十年”,并根据自己的生涯轨迹,提出“3232”法则,将“关键十年”分为四个阶段,即人生规划期(3年);适应调整期(2年);职场炼狱期(3年);自我突破期(2年)。并从四个阶段中选取50余个绕不过去的难题困惑,一一作答。“3232”法则关注的是对人生、事业与职场的思考,而非在一份具体工作上花费时间的多少。所以,只要愿意思考,并付出行动,开始得越早,你就会成长得越快。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在线阅读地址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读后感 第(1)篇

这本书在豆瓣上评价很高,基本是清一色的5分。

本人毕业工作两年,谈一谈读完本书的几点看法。

本书非常适合在校大学生读,尤其是有志于传媒行业的同学读。浅显的语言加非常多的故事和例子,有助于你快速形成对职场的认识,而且本文提出的3232法则是刘同的亲身经验,也比较适合从学生时代开始效仿。书中的部分总结性文字读起来很有道理,但也有部分鸡汤成分在,在我看来是正确的废话。听过很多道理,最重要的还是要在自己身上进行实践,只有在具体情境下具体分析,才能找到自己的道路。也许这本书不能完全告诉你答案,告诉你如何摆脱迷途,但会带给你求职或成长路上的一些思考,如这本书所说,它的意义就已经达到了。

金句摘抄:

职场不是谋略,而是一个人寻找自我的过程。

每个人至少拥有一个可坚持的爱好,一个可解析成很多小情结的大梦想,这样才知道何为坚持。找到目标并付诸努力。也许现在的每一站都不是重点,但起码可以落脚靠站。

当你明确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是你需要花时间的方向和目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那就考虑将你手头的工作做到极致。

有些人是因为环境好才干一份工作。还有些人,认为自己有能力让环境变得更好才干一份工作。这就是工作与职业的区别。

知道自己能做什么的人,只要愿意,一般都能找到工作。只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想来想去,往往都很难找到工作。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清楚地知道自己想做什么的人,一般都能找到一份离理想不远的工作。一个人找不到自己,才显得找工作有点儿难。

不要把别人的决定当作自己的选择,不然你就过了别人的生活,一生都难以找到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