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故土下南洋的一个小家庭,栖身并扎根于马来半岛胶林间,四周环伺着凶猛的野兽、怀有异心的外人及徘徊不散的亡灵。伴随着家庭成员突如其来的失踪、离奇的死亡,缓慢而抑郁的步调积累到了某一天,迸发出爆裂性的奇诡突变,暴雨带来的洪水有时通向彼岸,从死神的指掌间他们脱离了现世,旋即变为异物投向下个轮回,不断循环往复。
雨 读后感 第(1)篇我第一次知道《雨》大概是在几个月前后浪公众号里推荐的一本书,吸引了我然后就去找这本书只有实体,最近才有电子版本的。当时是对黄锦树的马来背景很好奇,不过我倒是没有想过《雨》的内容有些想梦似的。
这本小说集中大多数是雨作品几号命名,里面有很多句子一定是有生活体验才写的出来的,本子上写了很多。雨的故事可以看做平行时空里一家人发生的事情,有一种疏离之感,辛、伊、妹妹、猫狗,或许还有爷爷,这些人在这个故事里死去了,背井离乡了,也许在下一篇中却是早夭了,被树林里面的老虎咬死了。黄锦树在描写一些场景的时候用到了触觉颜色的联想,感觉好像坐在云上的飘渺之感。背景是以黄锦树早年的密林生活经验打底,马来西亚的雨林,胶树,油棕,这些我都不了解,但是可以想象深夜里只有月亮的光从天上照下来有一方光亮,从窗户里看外面是百十岁的老树枝桠丛生,难免有心悸之感,总觉得下一秒就会从幽暗中飞出来什么怪物。
【那是公雉鸣月,辽远清亮,但远没有家鸡浑厚】【生命好像掉进爬不出来的深坑暗开的噩梦里。】文中有好多生字不认识,但是词典解释放在文中的位置却形容的甚好。《雨》好像从《聊斋》中借了幽影,给作品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仔细盘问那颗苦涩的佛手柑】以水果佛手柑喻人也是很独特了。【他父母虽然看起来衰老,一问都还只是壮年】这种就很有画面感,心里想压了一块石头,为他人也为自己的父母。书里多处使用第二人称,有代入感,好像走入了什么迷宫一样。
书后面别人写的序也讨论了马华文学的一些东西,确实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不同于中国作家本土的一点东西,书中写的生活的镇子也和南方小镇一样,气候上来说差别不大,他们的祖先到马来就慢慢把这里装点成记忆里的家。写一些人定要落叶归根,棺材乘了轮船漂洋过海。书里多数华人祖籍约是广东福建的。书中也有几篇写了马来被侵略的细节,这些非是史料里的数字,而是真正发生过的事情被时间见证过的。难怪说黄锦树写的可以归类为马共。虽然《雨》中这样的色彩少了很多。
《雨》该怎么说呢,不是没意思,也不是读其它小说的紧凑畅快,就像是喝果汁时候突然吃到了果肉,有一点小惊喜,然后知道这还是远洋来的热带水果。尝一尝还蛮新鲜的,也是一种新的口味。小说里我觉得一些描写倒是蛮好的还有这种马华背景也是第一次读。[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