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所讨论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什么是现代教育;教育的本质与现代;现代的学校教育,特别是大学教育应如何进行。
什么是教育读后感 第(1)篇这本书的很多观点不太适合国内教育。不过有几点很赞同。在进一步扩散一下个人观点。
一.教育根本性在于传授真理知识
我不太习惯用真理这里索性用道家的“道”等同一下。真理只可启发而得到,而不可直接阐述,那么这里就应验了道家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下之始,有,明天下之母。故尝无,欲以观其溺死,常有,欲以观其缴。”所谓至虚极守静笃,在无中求有,在静中求真知。
二.自由与权威
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如果教育变成了权威,那它就失败了。假如学校里游荡着权威的幽灵,对此学生也不反抗的话,那么,权威的思想将深深的印在他们稚嫩可塑的精神里,而几乎不可变更。将来这样的学生在下意识里只知道服从与固执,却不知道怎样去寻求事物的本源。
第三,中国文化是否会解决人为什么要受教育终极why——反思中西方教育。
西方从苏格拉底开始教育的目的就是求真理,那么我们会问追求真理与知识最终为了什么,为了上帝,为了知识而知识,为了真理而真理,为了正义而正义,为了公平而公平?为了宗教?为了神?显然西方与中国传统求知求道存在本质上的不用。“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穷者独善其身,富者兼济天下”这里的独善其身并不是缩头乌龟,而是自己没有能力对抗社会不公的时候,就卧薪藏胆,练好本领等待时机。这些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最后的归宿与治学,求道,出仕的根本目标。
那么对比当下西方提倡的个人主义的小我价值观,我正在反思,哪一种才是我最后的归宿。今天看韩国电影《辩护人》才知道国内有与之相匹敌的“小河案”“北海案”也知道一批陈有西,周泽,何兵……等“死磕律师”坚守司法的正义,不畏惧公权。如果教育最后把人教导的是自保,歪曲的“中庸之道”歪曲的“独善其身”,那么这个教育系统必须要反思了,什么叫“人”什么叫“仁以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