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 读后感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

作者:朴善娥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80天,5个国家,30个城市,一边行走,一边长大让孩子用双脚,用心灵,和这个世界聊一聊,ISBN:9787564069568,作者:朴善娥 著 邢心秀 译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在线阅读地址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 读后感 第(1)篇

80天,5个国家,30个城市,一边行走,一边用双脚、用眼睛、用心,探索世界。
这是一个妈妈和7岁女儿的独自旅行。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和作者的看法基本一致,不是“记住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而是“感受到了什么”。
这本书很好读,作者不是专业写手,日记式的文字,娓娓道来,特别亲切。
印象最深的有几个小片段:
关于希望:高高的天空下,随便晾晒的几件衣服在火热的阳关下格外耀眼。这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晾晒的衣服中最美的。他们洗掉了一整天的劳累,那些晾晒的衣服仿佛是证明他们不会放弃生活希望的标志。我只能作为一个局外人,抓着纯阳的手反复祈祷,希望这灿烂的阳光能照耀到他们生活的角角落落。---认真的生活着,这是最简单质朴的美。
关于看世界的心态:所有旅行书上都说“不要相信埃及人”,好像正因为带着这种偏见,各种紧张、防备,才让我们原本轻松愉快的旅行变得异常辛苦艰难。有一句话叫做“了解多少,旅行中就能看到多少”,我觉得是不正确的。要想发现人心中的、眼睛看不到的旅行风景,还是知道的越少越好。----我非常认同,旅行前做攻略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足够多的留白,去体验去发现。
关于尊重世界:当所有的外国人都问“where is the toliet?”时,纯阳却问“hamman pan?(阿拉伯语发音)”。我忽然觉的不应该把跟纯阳的出现仅仅当成一次旅行,那应该是一次“探险”。原模原样地接受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世界,那种单纯和充满好奇的心,就是探险的开始,在深入一点就是是探索了。那才是尊重这个世界两面性的力量。----向当地人一样生活,去感受,去探索,是最好的旅行状态。
为啥会看这本书?收拾车厢无意发现的,真正的压箱底,哪来的不记得了。恰好,我计划多年的,环球30天旅行,明年就要出发,参考下,有收获。微信读书没有上架,遗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最好的教养在路上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