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盗梦工厂读后感

盗梦工厂

作者:赛斯·高汀

工业化的学校模式已有将近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它还能满足今天的需要吗?学校的职能究竟是什么?赛斯·高汀在这篇三万字的意见书里指出,互联时代需要的不是读死书的考试冠军,不是听指挥的产业工人,而是独辟蹊径的追梦者,是敢于打破成规的领袖、企业家、创业者、艺术家。本书于2012年2月27日发表在作者的博客上,由多篇短文和博客文章集合而成。作者在书中简述了现代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对教育体制(包括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很多大胆而独到的设想和建议,并开放版权,以期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盗梦工厂在线阅读地址

盗梦工厂读后感 第(1)篇

本书于2012年发表于作者的博客,以博客文章的形式组成,结构较松散,都是围绕对现代教育的批判和反思这个主题展开。作者批评了工业化教育所扮演的梦想毁灭者的角色: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学生;用死板的教课内容打击学生的创造力;用惩罚让学生恐惧顺从。作者指出学校教育的落后,不能满足后工业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后工业时代所需要的创作力、激情、领导力、毅力和责任感等学生在学校中均无法学到。学校成了梦想和激情的扼杀者。

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发生了改变。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免费的电子书籍、在线百科词条、网络学校,日校所教授的对知识的死记硬背不再为社会所需要;相反,社会需要的是有想法、有激情、有魄力、有毅力的追梦者。后工业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循规蹈矩完成任务的顺从者,而是发现需求,解决问题的创新者。学校的教育如果不进行质的改变,将被淘汰。

作者在2012年就做出了这样的呼吁。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学校教育的转换变并不显著,但新兴的教育替代品日渐丰富,像Khan Academy 这样的网络学校,在线教学视频越来越丰富。知识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而对人们的挑战从寻找获取知识的渠道,变成了如何更有创意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把它变成创业和产品,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路。现代教育善于产生优秀的追随者,却不善于产生优秀的创造者。

作为家长,我读这本书的收获是开拓了思维。在这个焦虑的年代,做一个淡定的父母相当不易。朋友圈里常常看到 常看见A家的孩子拿了奖学金,B家的孩子钢琴比赛得奖,C家的孩子游泳冠军,只有自己的孩子普普通通,甚至缺点满满。父母要守住初心,不随波逐流,做孩子梦想的守护者尤为困难。但如果父母能偶尔从眼下的焦虑眺望出去,看看现在社会的变革,展望未来的社会,就能摆脱眼前焦虑,去激发孩子的梦想。就像作者所说的那样:“ 我们应该教一个孩子如何正确做决定;我们应该教一个孩子热爱学习;我们应该教一个孩子去适应变化的世界;我们应该敢于教一个孩子去质疑权威;我们还应该激发学生们干实事的欲望,鼓励他们去选择。”

也许我们暂时无法改变现行的教育体系,但我们起码可以改变家庭教育,让家成为孩子的造梦工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盗梦工厂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