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作为个体生命的欧阳修,并由此研究他的文学所形成的特别风格,从而跳脱了前人论著主要探讨政治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面貌,是对欧阳修研究的新的开拓。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读后感 第(1)篇一个海外华人用了大量文言,介绍了欧阳修的文学和情感世界!因才疏学浅,用了近两个月时间寻找翻译,圂囵吞枣般看完!首先向陈湘琳致敬,让我们在众多的书信和诗文中看到一个在困境中创造美学典范、在艰难中影响文学风尚、在感慨中体现风神风度的北宋士大夫形象(引自作者话)
欧阳修人生轨迹是洛阳、夷陵、滁州、颖州!在洛阳时,他因“知贡举”的权利,又因“喜扬人善之美”,举荐后学不遗余力,八大家中的宋人几乎都出自他的举荐,就是唐代韩愈、李白、白居易也因其推广名声更胜!他两次推举后来政见不同王安石,荐世仇之子吕公著,更有甚者,他对贤才推举“四五回”,写到“如后不如前状,臣甘当同罪”!梅尧臣、苏舜钦,生前无名,当欧阳修地位显赫时,力扬其名,唯恐埋没二人才华!但他举荐时重才轻德,后来成为迫害同僚的吕惠卿、章惇,甚至弹劾他的门生蒋之奇都是他力荐的后辈!
古文人讲究立德、立功、立言!欧阳修一个出身贫寒的书生,立德、立功遥不可及!生活在对文人比较宽宥的朝代,所以他为千万有才之士呼喊,使北宋文坛群英闪耀!但他是又别于钱惟演的文坛领袖,他的文、词、诗都是后学的典范,更重要一点他不结党!诗歌词文无不书写对国对民的赤诚之心!而他人生底色始终笼罩亲人逝去的衰痛,幼丧父,又失扶养的叔父!成年后二十余年痛失两位夫人,十二子女,夭折八人!四十岁时已疾病缠身,眼疾更是让他苦不堪言,精神的哀恸无以释怀,晚年亲朋渐疏,心灵极度孤独!当他仍求立言不朽!
欧阳修 做到了“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因他而让宋文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更有后学苏轼的名垂千古!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欧阳修的文学与情感世界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