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作者从探寻人生的意义出发,启迪我们去理解真实的生命意义。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曾是弗洛伊德的弟子,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自卑与超越:你要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读后感 第(1)篇竟严肃认真地读完了此书。趁着头脑一片混沌,提笔以拙劣的语言,严肃认真地写下点读后小感悟吧。
懵懂中翻开此书全凭着阿咸一句“怎感觉最近的你有些不快乐?”细细一想,惊觉确有此事。本傻乎乎乐呵呵之粗人近日何以时常陷入宿命论的狂想?许是庸人自扰之罢了。但仍想理性地分析分析,算是为自己排忧解难吧。幸而遇见此书,借阿德勒先生心理学之理论,剖析内心。(拯救自我?!)
人之处境,无外乎三交集:职业,交际与爱;人之立世,无外乎两支点:奉献与合作。人类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无法脱离他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乐于关注他人,梦想需立于社会而不仅局限于自己的肉体躯壳。(说起来,颇有一种要对平庸生活狂怒,定不甘没落之决心的意思。非也非也!)
人人皆想追求优越感,只因人人皆有自卑之痛点。追求卓越感是人类通向更好未来的内生动力源泉,与实现自尊自爱相通。于你于我,皆无可厚非,不必不耻,不必自认清高而去蔑视。
重要的是,优越感的目标设定不能局限于自己,虚浮的自我装饰并无意义。自欺欺人全无必要。自欺欺人只会让自己陷入自卑的死循环,不快乐的源头便从此处而来。
真正的优越感是外化的能量与光。(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至少,对于我爱的人与爱我的人而言有益。
于职业,为了积攒财富与社会地位,努力奋斗吧!莫忘回馈社会,心系后代便好;
于交际,为了家庭和睦与朋友乐呵,用心维系吧!莫忘真诚恳切,情绪流动便好;
于爱,为了精神富足与生活勇气,勇敢追寻吧!莫忘彼此陪伴,相互鼓励便好。
书题虽突出“自卑与超越”,全书却强调“奉献与合作”,旨在提醒我们,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去,体现自身价值。这才能真正达到“超越自卑”。
“虽然我们并不能保证有着正直与奉献的人生态度的人一定能成功,但是,我相信,他们一定勇往直前,自强不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自卑与超越:你要清楚自己应该怎样过好这一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