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读后感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作者:张文木

本书曾为“国家十五”重点图书。张文木以宏大的视野和细致的观察研究相结合,对新时期下的全球政经格局及其流变进行全面梳理、探讨中国国家战略发展历史基础上,对全新世界格局下中国在政治、经济、国家安全等方面的应对之策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作品中对全球大变局中的利益格局分析鞭辟入里;对中国国家战略的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对中国崛起策略研究令人叹服。特别是作者对中国制海权对国家利益的潜在巨大作用的论述和政策建议,深具远见。本书初版在各界,尤其是政界和学界引起巨大反响,销量可观,可以说是一部高质量、高水准的畅销书。时隔八年,作者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现推出全新修订版。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在线阅读地址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读后感 第(1)篇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地缘政治研究,可以分两个阶段。人类生产最初是为了解决吃饭问题,因此,土地,特别是耕地就成为关乎人类生存的第一资源,地广粮就多,人多兵就多,粮多兵多国家就强大。所以那时的地缘政治讲的是陆权。中国军人多研究险关要塞,而较少研究外部世界。工业革命后,西方的地缘政治观点突变,地缘政治在他们那里已成为一个反映世界联系的法权而非皇权的概念。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搞市场经济,市场本身就是开放的和世界性的。此后我们就不能不关注世界,关注海洋,并从世界体系的角度研究地缘政治。

地缘政治与资源政治的统一,是当今地缘政治的基本特征;而世界资源的稀缺程度与大国关系的紧张程度同比例发展,则是国际政治所呈现的历史规律。资源到哪里,地缘政治就到哪里。地缘政治对我国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有直接影响。中国的地缘政治特点是东接财源,西接能源。东部大海利于海上贸易,中亚的能源可直接与中国连接:一部分将进入中国“西气东输”管道,另一部分则通过马六甲海峡输入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把能源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但我们在日益依赖世界资源的同时,却对国际资源丰富的地区没有多少控制力。美国人赞扬中国人勤劳能干,但能干的人饭量也大。中国在为世界作出大贡献的同时,对外部资源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大。天下哪有只干活不吃饭的道理。可现在西方人就想让中国人只干活不吃饭,即只为世界作贡献,而不能与他们平等地分享世界资源。这既不可能,也不符合权责对等的国际民主原则。中国并不总是“地大物博”,最近的限电增多就说明我们已拉响了资源短缺的警报。拥有巨大生产力的中国,在资源方面已是“饥肠辘辘”。

海权是中国持续发展的命脉,也是当今中国地缘政治研究的薄弱地带。当今国家竞争力,更多地表现为对世界市场和资源的拥有总量及其控制能力。

中国统一,是中国走向世界的首张资格认证书。台湾问题不仅涉及中国主权问题,就其现实迫切性而言,它更涉及关乎中国发展命运的海权问题。

西方国家崛起的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贸易大国都是海上强国;贸易是随炮舰而非随合同先行的;没有海军就没有可靠的资源保障。大家现在热衷于谈论民主,其实民主是需要更多资源支撑的。

学者应当学会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而不能只将学问用于所谓“建立学术体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世界地缘政治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利益分析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