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何时并如何起始?我们为何在此?为何是有非无?何为实在本性?为何自然定律被这么精细地调谐至让我们这样的生命存在?以及最后,我们宇宙的表观“大设计”能否证实使事物运行的仁慈的造物主?科学能否提供另一种解释?有关宇宙起源以及生命本身的最基本的问题,曾经为哲学的范围,现在占据着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相遇但却自说自话的领地。在霍金和蒙洛迪诺的新书中,他们以精彩简朴的非专业语言表述有关宇宙奥秘的最新的科学思考。
大设计读后感 第(1)篇这是我读完的第一本霍金先生写的书。不过,和这本书的缘分,可以倒退到三年前。
16年上半年,我还没毕业。已经退休的朱清时院士偶尔会来川大做点演讲,演讲内容不限于化学领域,常常是有拓展性的话题。用他自己话说,这些演讲的目的是“活跃科研气氛”。
那一次的演讲题目是“元胞计算机”。所谓元胞计算机,就是《大设计》最后一章提到的那个二维平面上的“模拟生命进化”的游戏。对于元胞计算机的初步印象,我感觉像是围棋。不过,还是有所不同。
元胞计算机里的“生命”图形,在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了自然规律,或者说进化规律以及初始形态。其后的衍化,是一种“可择历史”。而这样的初始条件可以更改,状态是无限的。
就像我们的宇宙。我们的科学研究可以破解我们宇宙的密码。然而,终极理论提示我们,这样的规律,可能只是我们的特例。
当面对夜晚星空的时候,我常常想到《时间简史》里的这段话:“我们生存在一个奇妙无比的宇宙中,只有凭借非凡的想象力才能鉴赏其年龄、尺度、狂暴甚至美丽。在这个极其广袤的宇宙中,我们人类所处的地位似乎微不足道,因此我们试图理解这一切的含义,并且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角色。
几十年前,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作了一次天文学讲演。他描述地球如何围绕太阳公转,而太阳又如何围绕着一个巨大的恒星集团的中心公转,我们把这个集团称作银河系。
讲演结束之际,坐在屋子后排的一位小个子老妇人站起来说道:“你讲的是一派胡言,实际上,世界是驮在一只巨大的乌龟背上的平板。”这们科学家露出高傲的微笑,然后答道:“那么这只乌龟站在什么上面呢?”“你很聪明,年轻人,的确很聪明,”老妇人说:“不过,这是一只驮着一只,一直驮下去的乌龟塔啊!”
当今大多数人会觉得,把我们的宇宙喻为一个无限乌龟塔的图象相当荒谬。但是我们凭什么就自认为了解得更好呢?暂时忘却你所知道的—或者认为你所知道的有关空间的知识,然后抬头凝望夜空,你对所有那些光点做何解释呢?它们是微小的火焰吗?它们究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