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_精选读后感700字
对书中观点的一些理解:
1. 改开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动力源工业化、城市化、技术创新未停止,经济发展大趋势未变。
2.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发展时期,主要利用了大量廉价劳动力的人口红利。随着低端制造业的转移及大量新中产的崛起,中国从人口红利转变为『工程师红利』及市场红利。
3. 中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对全球化和新科技更为乐观。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实用主义精神及广阔的市场,比较适合中国的科技发展模式是『群众路线』:
新技术在国内大市场进行实践,寻找与之匹配的应用场景,利用市场规模及廉价工程师压低成本,辅以政府配套新基建,达成一些只能在国内完成的新技术商业模式应用,再利用应用技术的成功推广反哺核心技术的研发。
典型例子:高铁、互联网、4G。
4. 中国城市化已进入下半场。书中说以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不可持续,这点我认为还是应该将一二线城市及三四线城市分开讨论。
在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及货币化棚改暂停的背景下,三四线政府必然无法继续土地财政的运作模式,因此进行适当的城市收缩,同时引导农村人口进城,发起自下而上的城市化能够加强抗风险能力,更加灵活的应对一二线城市的产业资源需求。
一二线城市政府在有充分的财政和多样的融资手段下,自上而下地整合周边城镇及卫星城市资源,使用类似并购手段加强自身在城市群中的竞争力,吸引人才维持房价。
5. 书中关于社群的观点也是同理,一二线城市在自上而下的城市化下,较难形成『阿那亚』社群。三四线卫星城倒是可以引导出一些社群吸引一些来自一二线的土豪体验第二人生来面对不断收缩的城市。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变量:看见中国社会小趋势》_精选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