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号》_精选读后感600字
有一种情怀,叫书信。
书信的时代已经渐行渐远。效率和科技让书信有了无数的替代品。然而无论它们多么高效,多么便捷,也没有书信的情怀。我相信,即使有一天,微信,邮件被更高效,更便捷的形式代替,人们对它们的缅怀也远不如书信。于书信而言,它的情怀充斥在整个过程:提笔细思、翘首期盼、贴邮寄送、见字如面、拆信读信、纸短情长……这些都是情怀。通过方寸信纸,珠玑之字能感受到你的一屏一笑、蹙眉思考。
一个是身在纽约的贫穷女作家,对英国文学著作如饥似渴;一个是身在伦敦旧书店的工作人员,对工作兢兢业业。原本简单的商业往来,通过在两个不同国度之间流转的信件而变成了深厚的情谊。二十年断断续续的信件来往,让女作家收获了英国文学著作的同时,还拥有了一群从未见过的故友。
可能受到电影的影响,很多人将女作家与书店中主回信人弗兰克之间的情谊解读成了爱情。在我看来,这很俗。有种感情超越爱情,那就是高山流水遇知音。钟子期因懂得俞伯牙的音乐心境而成为知音、诸葛亮与司马懿博弈数年,亦敌亦友,是知己。在我看来,知音与性别、身份无关。既然男女平等,那为什么同性之间叫知音,异性之间就要被解读成庸俗的爱情?对书如痴如狂的女作家能遇到一个懂她的人,是种幸运。可是这份知遇为什么非得被解读成爱情?难道这世间除了爱情就没有其他感情了?“爱情”有性,但是知音没有!请不要亵渎!
当然,可能我阅历不丰富,对其中的微妙感情理解得不够到位。[抱拳][抱拳][抱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查令十字街84号》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