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官场现形记

作者:李伯元

《官场现形记》是清李伯元的代表作,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它也是首次对清末官场的腐败进行全面否定的作品,开创了近代小说批判现实的风气。整本书以若干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连接写成。一个个故事通常同地方说起最终讲到北京,自然过渡连缀最终呈现出一幅幅鲜活的官场现形图。整个官僚体制中形形色色的大小官吏、胥使差役的行为心态,一一予以暴露。香港《亚洲周刊》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文学作品,《官场现形记》名列前10。人民文学出版社评选20世纪100部优秀小说,《官场现形记》列位第一。

官场现形记在线阅读地址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第(1)篇

明代,是西方历史进步的一个阶段,是中国退步的一个阶段。就政治制度而言,从官场的冗肿腐败中可窥见一斑。

一部《官场现形记》,活生生、赤裸裸地描画出官场百态,让人看尽“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惨像。从明迄今,六个世纪,五百多年,而官场现形复如是。

刚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这本小书,被钱先生的历史政治分析所折服。随即看到《官场现形记》,觉得小说俨然是把当时的政治状况真实又略带夸张地再现了。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言:“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历史的知识可以帮助欣赏却不是欣赏本身。欣赏之前要有了解。了解是欣赏的预备,欣赏是了解的成熟。”

了解一段历史,可以正史野史考据,但同时代的小说不失为最有效的历史鉴证实录。就如同读史不如读《史记》一般。了解和欣赏互相补充,兴味盎然。

我们做官人有七个字秘诀。那七个字呢?叫做‘一紧,二慢,三罢休’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在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宰相废止后,六部变成一个多头衙门、九卿之上更无首长,所以,明制是有卿而无公的多头政府。刑部不能管吏部,吏部不能管户部,政府诸长官全成平列,上面总其成者是皇帝。如此一来,官场人浮于事,得过且过,得生财处必生财,故使买官卖官大行其道。

等到派了这个差使下来,并不要羊统领前去嘱托,他们早已彼此心照,马马糊糊,把制台敷衍过去就算了事。

明代地方长官,与承宣布政使并列的,还有一个提邢按察使。布政使管行政,按察使管司法。又有一个都指挥使,管军事。三个司合称为三司。承宣布政使司又叫藩司,提邢按察使司叫臬司。清时俗称藩台,臬台。

官职甚多的明代,管官的官多,管民的官少,县官才是亲民官,府、州以上都是管官之官。这样一类,官阶之间只谋官路,无心为民。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在儒家思想渗透颇深的明代,形式上的礼教愈演愈烈,而真正“爱民”,又有几人循?外族入侵的毁灭性打击不能不让我们在读史时黯然神伤。

明清小说,俨然白话文读本,读起来轻松自在。时隔百年,却仍然活在现代生活的脉络里,清晰可辨。

先写这一点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官场现形记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