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黄金时代》_读后感_600字

《黄金时代》_读后感600字

多年前看过,突然重温后感觉和印象里的有点儿不同了,尤其最后一篇《似水流年》已经完全不记得。这三个故事里女人的性格感觉都差不多,陈清扬、小转铃和线条,很多人都喜欢前者,这次读完后突然觉得她并不爱王二,只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借由这个独特的人来表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他们都是不愿媚俗、媚众的人,也只是在那个特定的时期找到了一个盟友,更像是一种革命友情。

曾经看这本书是因为王小波与我的父母是同年代人,想从他书中那疯狂的年代来窥探当时复杂的人性和社会,以此来了解父母性格的形成,因为父母也是我们的源头,了解他们的青春甚至童年,也许也能挖掘出自己骨子里的一些东西。

老爸是北京出生、上海长大,中学回到北京时就经历了那场文化浩劫,而他作为一个异乡人还没有融入到当时的集体就遭遇了这种事儿,所以有很大的借口可以袖手旁观做个局外人,他们也不会像对待别人那样把他当做异类来讨伐,如果他要是小学初中都是在北京长大的估计就不会是这种待遇了。所以从小到大那个时期的是只有在父母和同事、同学聚会的时候,才能听到一些那时候的故事,也都是发生在他们朋友身上的,而他们自己少之又少。忘了是什么原因,老爸作为家里最小的孩子,逃过了上山下乡,也是算是个童年幸福的小孩儿了,而他的兄弟姐妹还有老妈,都没有这么好的命了,十几岁时全都被流放到了最艰苦的地方,大好的青春全都葬送给那些穷山恶水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黄金时代》_读后感_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