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_精选读后感600字
这是第二次细致的读这本书,第三次读这本书。我这种基本不看新闻的人,对于书中所提的事件了解的并不多,最开始看这本书是因为在别的地方看到了书里的一句话“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不接纳同性恋者?因为我们的性文化里,把生育当作性的目的,把无知当纯洁,把愚昧当德行,把偏见当原则”
第一次读的时候印象最深的是关于非典,关于同性恋,关于药家鑫,可能是因为这些事件要么经历过,要么有所了解。药家鑫事件让我看到了事件表面下的东西,关于家庭教育,关于性格甚至心理疾病。
这次读,更多的是关于人权,伦理,道德,以及成长。陈虻说的最多的一句“学会宽容”,总在提换位思考,其实就是理解的问题,每个人的经历都不一样,你不能拿自己为人处世的那一套去要求别人,如果你经历过别人所经历的,也许你的做法会让现在的自己更难接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却希望其他人都能做个公民,这样才会有人帮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权利……”如果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自己公民的身份,要求公民的权利,那么柴静所说的“让我们期待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早日到来。”,那个社会真的会早日到来。可是在这个很多人生活已经很艰难的社会,要怎么去期待有更多的人去关注人权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看见》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