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_精选读后感500字
看完《看见》不知道该写点儿什么,但总觉得要写点儿。这本书是在朋友口中听说的,而柴静这是在当年的《穹顶之下》认识的。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这本书,我所理解的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柴静进入央视十年的成长与历程的自白书,二是她对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这本书中,柴静没有刻意选取她这十年记者生涯中的重大事件,而是更多地在写那些曾经带给她震撼、指引她向前、给予她方向的人与事,那些真正触碰到她心灵深处的人与事。可能她心里一直牢记陈虻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在书中她不断的反思改正,才造就了后来的她。
书中还包含人生百态,从非典、汶川地震、奥运事件,到同性恋话题、青少年的内心、事件背后对人物心理的揣摩、对真相细致的分析、关于山西煤矿污染的忧虑等,这些事件让我看到事件背后的实质,让我看到世界的多元性,要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看待问题。
我并没有完全看懂柴静想表达的一切,或许需要有过一定阅历的人才会感同身受,未来我们也会经历高潮和低谷,但我们要学会把坏脾气收敛起来,会反思自己的错误,也会憧憬未来,能更加真实的面对生活,只希望不论走的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什么出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看见》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