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行》_读后感700字
专注于一个人和专注于思维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我们大部分人的私人关系因为完全缺乏专注而蒙受损害。我们不会判断一个人的性格,因为我们的了解停留于表面,也就是说,只注意到言行举止、穿着打扮,等等。总之,我们观察到的是一个人呈现出来的一面,是戴着面具人,不会揭下面具,看看后面的人,到底是什么样。只有专注才能做到。但似乎大家都不敢充分了解一个人——包括我们自己。
个性干扰了该过程的平稳运行。专注于一个人要求我们做出同情、关怀或厌恶等回应,所有这些都被无差错运行的自动化社会所排斥。我们想要距离感,不需了解彼此太多,只要足够一起生活,一起工作,有安全感。因此,了解一个人的浅表就够了,深入了解反而令人不安。
(共生)。这些只求行为上能配合,不求感情上能体贴的人们不但相互了解的程度肤浅,而且生活的接触时常也是片面的。每个人只在很狭小的一部分上去认识另一个人。
例如,蚂蚁和蚜虫的关系。蚂蚁并没有承认蚜虫的人格,更不必管蚜虫的喜怒哀乐。它保护蚜虫,衔着蚜虫去找适宜的地方,为的是他自己的利益,蚜虫是它的傀儡,反过来看蚜虫对于蚂蚁也是这样。它给蚂蚁一些分泌的甜汁吃,就可以得到一批卫兵和一批轿夫。互相利用,共存共生。
(契洽)他们愿意牺牲一些自己的利益来成全别人的意志。成全别人和利用别人,正是一个对照。同心同德,大家为了一个公共的企图而分工努力,在这种契洽关系中,才发生道德,不单是利害了;在这里才有忠恕之道,才有社会,才有团体。亲人之间 情侣之间 好朋友之间,先有共生,才有契冾。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夜行》_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