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七日谈 读后感

七日谈

作者:刀尔登

《七日谈》里的故事繁多,但条理清晰,它由两条主线所引领: 一是生活中最最普通的人和最最普通的故事,这些人中有乞丐,有酒鬼,有隐士,还有江湖骗子。另一条主线,写了一个遥远的国度:希里花斯。作者以他的奇崛妙笔,把这个美妙的国度勾画得令人心驰神往。这些寓言故事满载着喻世、警世、醒世的哲思。

七日谈在线阅读地址

七日谈 读后感 第(1)篇

作者本名邱小刚,网名三七,北大才子。本书有一个副标题叫字母表,以及希里花斯人的合理生活。主要内容是通过七天内“我”与“张三”的对话,讲述他们的故事,揭示普通生活的表象与魔幻荒诞的希里花斯种种。
《七日谈》中两人虽然身处两个不同国度,但事实上说的都是一个国度的事儿,本质上是去找出现实世界何以如此的根由。在书里面,一个是“我”以及用ABC等代表的是凡人软弱、无能、逃避的人性,一个是“张三”口中的希里花斯,也就是“墙”的一方,是从更宏观的角度去消解魔幻的集体事件。一个是因,一个是果。
体制对人的毁坏,是从内到外的,从身体到意识的。希里花斯有个放逐坏人的飞来村,本以为扫清碍眼的东西,群体变得幸福了。可是书里面却说“令我们感谢的,永远是前人留下的精神性的东西”,不仅连个人幸福,连对世界的想象都消失了。后来这里每个人都开始喝酒,都刺青,人们脑袋麻木,怀揣着怀疑和仇恨与日俱增,社会都乱了套。
怎么去解决呢?书中在第七天,张三给出了一个期望,是一口“照的出结果的井”。然而,科学家也就是那些头脑最聪明的人,却赞成让未知继续笼罩着这个国度。作者对人们热衷于受到当前的支配的状态,进行了抨击。最后,讨伐西庇(私以为指的是西方庇护)的无畏压倒了群体的怯懦和聪明大脑的反对。终于,人们开始自己做决定,过上自己追求的生活。
“意志,如果不能成为行动,就不是意志。”
旁外话,刀尔登也许是个不是世俗上意志坚定却又活得明白的人,隐士一般的生活,过好体制下的个人生活,写字上班,低调归隐,可能也是他自己的幸福。
其实,这本书看完有快一个月了,一直不知道怎么总结它。隐喻是不言而喻的,可是看到这里好像在说某种阴暗的人性,那里好像在说“墙”权之下的某种荒谬,到底是哪一种,为什么会这样,总是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大概也像极了那些受过教育,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笑及为什么不思考的“我”一样。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好像又特别容易被看似聪明的大脑说服。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七日谈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