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_精选读后感900字
最初阅读本书的目的是冲着“乌合之众”四个字来的,想着自己就是乌合之众里的一份子,身边的集体也绝大多数人亦属于此类。没有自己的思想,无法精确的控制自己的人生,皆如墙头草一般,任由他人摆布。想透过作者的视角,看看他是如何分析我们这一类人的。这一本书读起来是生涩的,其中的很多人事都是法国的历史,其中所指需要专门去看一下法国的历史书籍后才会明白,所以我都没有深入思考那些事例。对作者之后总结出的论点进行了分析和理解,让人茅塞顿开!为什么真正的专家学者往往都有些缜密的逻辑思维,有着对历史、人物、事件过去的洞察能力、对现在处境的全面分析能力、未来发展方向的推理策划能力。而绝大多数人则是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他们的东西,不需要创造,不需要讨论,按照划好的道通过学习背诵记忆的方式,复刻进脑子里就可以了,从出生就开始听话,开始受教育,开始接受约束。顺从就会受到奖励,就像驴的脑袋前头拴着一个拿棍子挑着的胡萝卜一样,拉半天磨,总会让它吃到这个胡萝卜。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前的“胡萝卜”一直在更换,直到成年后换成了一个叫做“工资”的东西。我们需要被领导,被口头表扬,被物质奖励,很多人直到退休都不会再开启一个叫做“智慧”的东西。在这类人眼里有着一个平行的世界,对同一个事物的层次感,立体感是已经丧失了的,这种思维的创伤很难修复。个人认为《乌合之众》的作者站在了人类的一个很高的高度上俯视着苍生。
不能说曾经的人多么的优秀,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第一,作者是曾经那个时代的贵族,获得的资源很多,所有的资源都是没有被修饰和改编过的,通过这一手的材料所感受和悟到的东西才更准确。第二,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人,受到的约束和监控与现代社会比较,那也是微不足道的。他们更加容易将人类的本性发挥出来,思维不容易设限。所以才更容易到达人类思想的巅峰。
看完 《乌合之众》,初步了解了乌合之众,避免盲从,即便身不由己,做乌合之众里的一员,也不要做污合之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乌合之众》_精选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