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百鸟朝凤》_精选读后感_600字

《百鸟朝凤》_精选读后感600字

因为电影版《百鸟朝凤》的缘故,来看了原著。却是更喜欢电影版。原著与电影,最大的不同是故事的结尾。电影选择了以焦师傅在丧礼上坚持吹奏百鸟朝凤咯血后去世,游天明在师父坟前为师父吹百鸟朝凤祭奠为结尾,这里的焦师傅颇有原著中游本盛的影子。而原著中以焦师傅先撒了二师兄外出打工的行李和后来自己放弃唢呐外出打工形成了鲜明对比,极具讽刺。似乎原著中真正热爱唢呐的是天明的父亲游本盛。两个版本都诉说了传统文化的失落,而电影版却更宣扬了师道精神。听师兄说起师父说的一句话“没有师父的人看不懂《百鸟朝凤》”。当然,这里自然指的是电影版。焦师傅色厉内荏的形象,对徒弟治学的刚中带柔,对师道不传的悲愤与忧虑,对重振唢呐的殷切期盼,支撑他的一定是对唢呐彻骨的热爱与无限的深情。这种热爱与深情,一定是师父除了技艺之外最该传递给徒弟的,这种精神对后辈的影响一定是潜移默化的。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坚守了几乎一辈子的人物怎么会在最后关头选择放弃唢呐?而当这样一个人选择放弃唢呐的时候,一定是唢呐振兴无望的时候。传统文化乃至各行当亦是如此。小说中的焦师傅在坚守与利益的选择中选择了后者,这也许是对师道精神极大的讽刺,也是对坚守的极大讽刺。师父尚且放弃,徒弟如之奈何?趋利者已然甚众,何必以牺牲最后一对师徒的坚守来渲染长夜的黑暗,使人看不到一点光亮,徒呼奈何。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百鸟朝凤》_精选读后感_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