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羔羊》_精选读后感900字
《沉默的羔羊》读完有半年了,今天又刷了一次电影。电影《沉默的羔羊》是在2001年上映,书和电影当年掀起了一股热潮,据说是恐怖电影的经典之作。书中描写的扑朔迷离的剧情、影片中幽暗的镜头和高超的音乐叠加起来营造的恐怖氛围,以及此片得到的各种奖项,都没有让我有太多的感触,更多的感触在于此片中的各种暗喻和心理分析。什么是羔羊,羔羊为什么沉默,羔羊又为什么尖叫?每个人心里是不是都有一个难以平息的尖叫的羔羊?
FBI实习探员史达琳,接到上级的任务,派她和心理学博士汉尼拔接触,获取汉尼拔的帮助,破解变态杀人魔水牛比尔案件。一个是初出茅庐的实习生,一个是高智商心理博士,他们之间为何会产生深入的互动?那是因为汉尼拔在和史达琳的初次接触中窥探到史达琳内心的秘密,而作为心理学博士,有一种遇到猎物似的职业病,希望了解史达琳心理形成的根源。史达琳以交换童年隐私而获得了汉尼拔对水牛比尔的心理分析,最终找到了水牛比尔并救出了美国议员的女儿凯瑟琳。而汉尼拔也在自己的精心筹划下杀死了联邦监狱的守卫,最后逃出监禁获得自由。
史达琳虽然表现出勇敢、镇定,但是内心却有一只尖叫的羔羊。史达琳曾两次陷入到面对受害者无能为力的处境,一次是自己的父亲被劫匪枪杀,后来一次为了挽救农场主的羔羊而半夜带着羔羊出逃,最后羔羊和人一起被抓回,羊也宰杀了。或许潜意识中,史达琳只有在解救凯瑟琳杀死比尔的过程,才能获得自我救赎,内心那只尖叫的羔羊才能沉默下来。
高智商的心理学博士汉尼拔看起来彬彬有礼,温文尔雅,行动起来却心狠手辣。汉尼拔同时也是一名暴力精神病患者,因各种谋杀和食人行为而被关在监狱里。他的内心是否也有一只尖叫的羔羊?水牛比尔,是个易性癖,希望通过女人的人皮来完成自己的”破茧蜕变“。他的变态心理,远不是史达琳这个实习生可以了解的。汉尼拔启示史达琳,“你要追问事情的本质是什么?他杀人是为了满足什么?, 并回答,“He covet(他贪图)”。贪图是这一切变态行为的心理起因。
或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尖叫的羔羊。有些人没有意识到,有些人意识到了但却没有办法解救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沉默的羔羊》_精选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