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_1400字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1400字

分享书评
《白鹿原》:致焦灼的时代
作者:毓行千里
如果说余华的《活着》说的是一个人在大历史下的境遇,那么《白鹿原》讲述的就是一群人被历史潮流裹挟,也因此《白鹿原》敢在小说扉页上引用巴尔扎克的那句名言:“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某种意义上,《白鹿原》确实堪称上世纪本民族的文化缩影。
对很多人来说,历史只是年代和事件名称的罗列,但对老百姓,没有什么历史,只有切切实实的日子。黄土高原上的白鹿村,是历史久远,素有仁义之称的礼仪大庄。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世世代代在这里生存繁衍,随着时代的变迁,两大家族以及周围的各色人等,为温饱、为脸面、为光宗耀祖、为争抢风水……祖辈三代纠缠在财、权、利、欲的无休止的谋算与争斗之中。作者以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细腻地描绘出一群不同典型的主人公的命运悲喜剧,生动、形象、厚重地反映出民族悲壮秘史的一角。
有人说,《白鹿原》是一次透析国人心灵与欲望裂变的精神史诗。……
一本好的小说,是能让读者引起思考的小说。
……

陈忠实在谈到《白鹿原》中的性描写时说:“我决定在这部长篇小说中把性撕开写,用用一种理性的健全的心理来解析和叙述作品人物的性形态、性文化心理和性心理结构,同时把握一个分寸,即不以性作为诱饵诱惑读者。”
性是一把双刃剑。当年,《白鹿原》问鼎茅奖之前,陈忠实在性描写方面所作的删改,以及他对朱先生有关“翻鏊子”的评说的删改,其实不过是古往今来的大作品都会经受到的主流话语秩序的洗礼罢了。我们可以通过白孝义媳妇看到中国女性的身不由己;通过田小娥的性关系网看到当时人际关系的丑恶畸形。可以说,本能的性作为人的深层心理的基础,对人的社会行为具有较强的诱导支配作用。作者为我们工笔描摹封建正统文化下复杂多样的性行为,意在揭露这种文化的不合理性,表明自己对这种文化的态度。
中国在走向现代文明的进程中,性文明的发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封建保守的性如此摧残人性,必然会受到一些具有进步思想的人们的反对和批判。
一个时代总会有终结的时候,身处那个当下人们也会从舞台上谢幕,那场的爱恨情长,悲欢离合的人生戏剧,发挥得不论好坏,平凡的大多数都只是经历过或见证过,最终化为历史的尘埃。还好有文学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那个动荡年代的世态百生,历史就是这样,你方唱罢我上场,但人性复杂多变的主旋律永恒不变。
读完《白鹿原》,就好像自己亲身经历了那个时代,看到了那个时代的人们生命如蝼蚁,命途多舛。他们是不幸的,承受着社会变革带来的痛,战争使得他们家园沦陷,流离失所;新旧观念的冲突下,迷失自我,无所适从。众态百生中,我们看到了人性不堪一击,丑陋的一面,也看到了人有时候也可以无坚不摧,屹立不倒。
白鹿原的那个时代早已远去,那些人们也消失在历史烟云中,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有人苟且,一生草草收场,也有人奋起反抗,没白走一遭;还有人用自己的生命,为后人铺了一条通往未来的路……我们身处的社会,物质条件、社会发展都远超那个时代,我们应该活得很幸福,却未必如此,只能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不易。我们也未尝不在经历着社会变化,也会有观念的冲突,信仰缺失。面对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时,我们个体如何去应对,或许这是《白鹿原》能够带给我们的启发。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白鹿原》_精选读后感_1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