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_精选读后感600字
我认为一个社会该具备的是同理心。这份心态不该是强求出来的,而是一种深植于人内心的态度。大部分的人(或许说是全部)难以接受侵犯社会底线的人,因为他们不遵守平衡这社会的规则。书本后半部描述的是逐渐痊愈的比利如何再次分裂。报章媒体和社会的压迫,比利从此失去那由零零碎碎的人格贴起来的自己。这个社会就是这件事的导火线,由它开始,结局或许也该如此?一枚被砸碎的玉,怎么拼凑都是一枚有瑕疵的玉,但是终究它都是个石子。由一个裂成24个的人格,怎么融合都不再是个个体,因为人终究是人。有太多的情感、约束和理性牵绊,是个永远无法理解均衡的生物。比利的其中一个人格犯了强奸的罪行,社会给出的反映是如此的激动沸腾。强奸是不可饶恕,可是站在人格分裂的患者的立场,犯错误的不是一个人,而是连他们自己都琢磨不透的其中一个自己。再想想比利的童年,难道他的过去就不值得怜悯吗?人格分裂,不是比利的选择。他犯了罪,不管有没有心理病,在这社会就是得承受法律的制裁。书里曾说,犯罪者就该受到不人性的待遇吗?虽然具体的内幕和事实并无法呈现与众,但是对于(犯罪的)病人,最基本的难道不是减缓他们的痛苦?对于法院的决判,我无法理解和谅解,比利要求的不过是治疗。作为病者还是犯罪者,治疗是他们唯一的权利。一个连别人基本权利都剥削掉的社会,是否不该存在?
*纯属个人观点,不要介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4个比利》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