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的自传,一部坦率得令人震惊的著作,讲述其至二十六岁结婚前夕的生活,记录了他争取自由、逃离家庭的缓慢而艰巨的历程。是作者关于童年和青年的珍贵回忆。对了解纪德拒绝任何教条的一生,理解其变化多端、充满矛盾的作品,非常重要。
如果种子不死读后感 第(1)篇一部……不怎么像回忆录的回忆录。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两个多星期才看完。断断续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的陈述状态,很像喝下午茶,娓娓叙说,时不时加着问服务生续水和去洗手间的空白。可能还加有偶回几个短讯和接通几个电话的空隙。
最后看完,又觉得像在解释自己半生的勾当,他自己也说了,解释是一件……
有点理解木心为什么说喜欢年轻时的纪德了。年轻之后,分明不喜欢,不同意,不认可。年轻时的纪德,敏感,锐利,但又因年纪的作祟,显得很皮很耐很温和。那是私塾时光。之后呢,就被裹挟在背景的环境里,分明脱离了“要克服自己的时代”的轨迹。一半是挣扎,一半是沉沦。救赎之道,不在于通透道的真谛,而在于绝口不说,另起架空。
纵观整部书,应该有个合理性的对待,就是,把这本书当做一个朋友,他在跟你诉说生平,你不需要同意,也不需要反对。他不会妨碍你,他只能给你参照,而他在诉说的同时,能松一松他心口上覆盖着的块垒。
两全法。
(三星,接下来看他的正作,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