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1500字
如果你已经读过《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新的信息不多。
标记得书中23个想法
◆ 序
>>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
◆ 第1章 理想的幻灭:从旧故事到新故事
>> 反抗的将不再是经济精英剥削人民,而是经济精英不再需要人民。[插图]而且平民主义者很可能会败下阵来,因为反抗“无足轻重”比反抗“剥削”困难许多。
◆ 第6章 文明:世界的大同
>> 我们总是坚称自己的价值观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但我们之所以能这样讲,完全是因为祖先仙逝已久而无法反驳
◆ 第7章 民族主义: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
>> 在这样一个充满无情竞争的世界,落后的代价谁都承受不起,所以只要有一个国家选择走上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之路,其他国家就会被迫跟进。
◆ 第8章 宗教:神祇只是为国家服务
>> 科学的真正意义还是在于愿意承认失败、尝试不同的方法。
◆ 第10章 恐怖主义:切忌反应过度
>> 关于每件事情的轻重缓急,总是当局者迷,后见之明就容易很多。我们总拿已经发生的灾难,责备领导人没能防患于未然,却不知道有多少灾难得以避免,实属万幸。
◆ 第11章 战争: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
>> 今天,主要的经济资产是科技和体制的知识(institutional knowledge),而不再是麦田、金矿甚至油田,而知识是无法用战争来掠夺的。
◆ 第12章 谦逊:地球不是绕着你转
>> 许多宗教一边赞颂谦逊,一边却把自己想象成全宇宙最重要的;一边要求个人要谦和,一边又公然展现出集体的傲慢。不论信仰什么,如果能更认真地思考“谦逊”的概念,就能获益良多。
◆ 第14章 世俗主义:面对你的不完美
>> 真相、同情、平等、自由、勇气和责任,这些也是现代科学和民主制度的基础。
>> 世俗主义最重视的就是“真相”(truth)。这里的真相必须基于观察和证据,而非只单纯依靠信仰。
◆ 第四部分 真相
>> 全球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如果让你觉得困惑而不知所措,那就对了。因为全球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当复杂,任何个人都难以理解。这样一来,你要怎样才能得知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避免成为媒体宣传和错误信息的受害者?
◆ 第15章 无知: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 所谓“知识的错觉”(knowledge illusion)。每个人其实懂的知识很少,我们却以为自己懂的很多,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大脑中的知识也看成自己的了。
◆ 第16章 正义:人类的道德困境
>> 现代的全球化世界天生就有一个特点:因果关系高度分化且复杂。
◆ 第17章 后真相时代:谎言万世永存
>> 对人类这个物种来说,喜欢权力过于真相。我们把比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拿来努力控制世界,而非努力理解世界;而且就算我们努力理解世界,通常也是为了事后更容易地控制世界。
>> 第一条黄金法则:如果你想得到可靠的信息,必然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如果你总是免费得到信息,有可能你才是整个商业世界的产品。
>> 第二条黄金法则:如果觉得某些问题似乎对你特别重要,就该真正努力阅读相关的科学文献。
◆ 第19章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 在这样的世界里,老师最不需要教给学生的就是更多的信息。学生手上已经有太多信息,他们需要的是能够理解信息,判断哪些信息重要、哪些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这点点滴滴的信息,形成一套完整的世界观。
>>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学校现在该教的就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
>> 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 第20章 意义:人生不是虚构的故事
>> 相信这套自由主义故事的人信守两条诫命:一是创造,二是争取自由。
>> 事实上,“国家”只是个隐喻。
>> 只要政客的话语开始掺杂一些神秘的语词,就该提高警惕。
>> 所以,如果真想知道宇宙的真相、人生的意义、自己的身份,最好的出发点就是开始观察痛苦、探索痛苦的本质。
智能和意识不是一回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今日简史:人类命运大议题》_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