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之刃》_读后感600字
从一开始长峰杀了敦也后我一直在等什么时候能够把快儿也一起杀了,可是出乎意料的结局恐怕对很多读者都没有想到。
全篇主要围绕着复仇而展开,突如其来的结束显得有些遗憾又觉得比较现实,不管怎样社会上或者说法律上绝对不允许有复仇的行为发生,因为这是在挑战法律的底线,结局也挺符合这个条件。
我好奇的是东野圭吾先生这个故事的目的,对于未成年保护法的辩论可谓深入人心,作为置身事外的我们估计也会跟故事中的一部分人一样,面对镜头我们也会说复仇是不允许的,犯了错需要有法律来制裁。然而不管是故事还是现实都有无数案例证明法律有时候并不倾向受害者一方。比如作为故事主人公也就是受害者的一方,如果其有经济上的实力或者社交上的关系,这个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又或者作为施暴者的快儿家里其有经济实力和人脉资源,这个结局会不会又不一样。我们不禁要问故事当中的未成年保护法究竟保护了谁?
一直有人在说法律是给犯罪的人重新做人的机会,可是谁又能给受害者重新做人的机会。对于我们而言,没有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或多或少会有点感触,但是这种感触基于别人给我们的感受,随着时间的流逝只会在脑海中轻描淡写的略过。每当发生类似的案件心中不免感叹,直至麻痹自己的思想。细细想来心中不免直冒冷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彷徨之刃》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