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600字
读《追风筝的人》书评:这本书记录了我的很多泪点,刚开始看这本书对阿米尔的所做所为是有一些个人偏见的,毕竟人都有少年的时候,在哈桑的眼里,只有他的少爷阿米尔,而阿米尔的眼里只有他自己;纵观全文,本书一直在用第一人称“我”在追忆自己的童年到中年的成长经历以及自我救赎之路;文章中阿米尔的父亲,虽然一直以来的形象都是比较近乎完美,但是他一直以来对哈桑怀有愧疚之情!也是自己一直想去弥补的一个悲情人物;而哈桑虽然有兔唇嘴,但是在他身上继承了父亲的一切优秀品质,可能是成长的环境不一样,造就哈桑的性格;从风筝大赛的结束,到后来阿米尔的父亲去世。全程一直在记录着我的泪点,其中有很多是为哈桑而流,有些是为阿米尔的父亲而流,有些是为阿里而流,有些是为索拉博而流,也有些是为“我”而流,我喜欢文章中的细腻表达,也喜欢文章中对人物想象的立体描述,让我从新审视到了人性的光辉,还有对国家的纯纯的爱,文章中给我留下的最大印象就是下文这段话:
【如果说索拉博很安静是错误的。安静是祥和,是平静,是降下生命音量的旋钮。
沉默是把那个按钮关掉,把它旋下,全部旋掉。
索拉博的沉默既不是来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并非由于他选择了默默不语来秉持自己的信念和表达抗议,而是对生活曾有过的黑暗忍气吞声地照单全收。】
好心疼像哈桑和索拉博这样的小人物,使得文章更有深度,引发读者的思考。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追风筝的人》_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