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_读后感1100字
这些日子,闲暇的时间里窸窸窣窣读完了严歌苓的小说《陆犯焉识》。年迈的焉识带着婉瑜的骨灰回到他的西北大漠,草地大的到处都是自由。被小说的这个结局感动的一塌糊涂。
大学期间,由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归来》的上映,也赚足了大家的感动。一句,“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成了那时最温暖的表达。几年时间过去了,阅读间隙又重温了一遍,已然有了不同的感受。同时也突然发现艺术的感染力真的很强大。一个简单的装扮都能让人动容,出逃后焉识为见婉瑜一眼在在天桥底下的等待。镜头拉到了焉识那双长满老茧的手上,我突然心头一阵酸痛,这样一双有故事的双手,常年受着怎样的苦难,是怎样的信念在支撑,又是冒着怎样的风险想见见婉瑜。
然而谁又知道,很多年前焉识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他有些桀骜,崇尚自由。他不太愿意接受恩娘强加给他的婉瑜,直到在西北大漠中,他不自觉的发现不知何时他如此强烈的爱着自己的结发妻子婉瑜,这个安静的坚韧的传统女子。
年轻时的焉识遇到一个叫韩念痕的姑娘,她精明、能干、风情万种、思想先进。在重庆,他们曾今有过一段美好的过往,而这些,远在上海的婉瑜一概不知。直到后来在大漠,他想有机会跟婉瑜说出这些救赎自己的内心时,焉识意识到自己曾经爱的可能不是这位韩姓女子,而是他的自由。我不禁想问,是这样的吗?我觉得不是的吧,风流倜傥的焉识,他的世界总是喜欢不受拘束的,不喜欢传统,而在他眼里婉瑜恰好就是。这位韩姓女子所有的特性都是他所欣赏的,他确实是被吸引了,焉识当时是爱她的。只是那个时代背景里,让焉识的人生从此发生变化,而一切的变化也会完成焉识一系列心理需求的变化。婉瑜的坚韧、沉静就是焉识遭受那样苦难的人生里找到的真谛。年轻的焉识找寻的是自由的心灵契合,婉瑜显然不是最好的人选。牢狱中的焉识,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寄托,或者是活下去的理由,那个从一开始就对他心动脸红、一直对他不离不弃、在他身边默默奉献的婉瑜成了焉识一生最大的牵挂。往往是苦痛的经历才让自己更有厚度,更懂珍惜了。
我特别作的问Z先生,“你说,真的可以同时爱两个人吗?”Z先生说笑答曰,“当然越多越好啊……”他知道我在问什么,我假装生气。可谁说又不是呢!我们总在寻寻觅觅中,听自己心里的声音,最终的选择就是慢慢契合、渐渐习惯、默默陪伴。
像电影结局焉识陪着婉瑜去接“即将归来”的焉识一样,像婉瑜“失忆”却记得自己还在等一个人一样,像书中结尾焉识带着婉瑜的骨灰回到大漠一样……
身边往来人无数,最珍贵的便是生命里习惯了有你们的存在。
——给我爱的亲人朋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_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