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心智会在不同方面表现出敏感性,这种敏感性能够让孩子如同棉花吸收水分一般吸收外部世界的信息,并形成一种智力结构,从而提高孩子适应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其中,3岁之前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建立阶段,3岁之后是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阶段。孩子性格的形成、语言能力的发展、想象力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形成……都是在6岁前的几年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读后感 第(1)篇案例+游戏的直观呈现,一目了然。方法需因人而异,大部分还是可以借鉴。
敏感期这个词语最早是荷兰生物学家德·弗里在研究动物生长的时候使用的,后来蒙台梭利发现儿童的成长也存在同样的特征,于是就将敏感期引入到幼儿教育领域,并且根据儿童的成长特点分为
语言敏感期(0-6岁)、
秩序敏感期(2-4岁)
感官敏感期(0-6岁)、
微小事物敏感期(1.5-4岁)、
动作敏感期(0-6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2.5-6岁)、
书写敏感期(2.5-4.5岁)
阅读敏感期(4.5-5.5岁)
文化敏感期(6-9岁),等九大敏感期。
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父母应该用爱与耐心去观察,去把握孩子的敏感期细节。
所谓的敏感期指的就是孩子受内在的生命力的驱动,在某个时间段之内,专心发展某种特定能力和行为的时期。
敏感期对于孩子是一个又一个的关键期,因为孩子们只有顺利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敏感期,他们才能够从零开始学会适应这个复杂而多变的社会。
非常神奇的是孩子仿佛是带着某种设定好的程序降临世间的,他们的喜好并不是我们父母决定,父母却能够促进他们更好的发展,也可能会变成阻碍其发展的强大力量。
重视每个时间阶段的敏感期,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捕捉儿童敏感期的100个细节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