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个比利》_精选读后感600字
曾经有一段时间特别沉溺于心理类型的影片,《致命ID》《穆赫兰道》《捉迷藏》《闪灵》《禁闭岛》《魔鬼代言人》如此之类凡此种种,凡是网上推荐的大致都看了个遍。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个提问“生活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其中有一个回答大致是“当我们看书的时候心中有默念的声音,那是谁在说话”,不得不说这个答案的确是让我恐惧了一阵子。我常常觉得一个人的大脑就是一个独立的宇宙,里面深藏着无数的未知和奥秘。是谁创造了思维和意识?为什么会有智商和情商的差别?人的精神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打个比方,电脑是因为被人输入程序才能运转,那人类的大脑呢?是什么让它产生活动?工作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各种变异和疾病?就像书中的比利,孩童时期遭受严重的虐待,为了逃避创伤,便产生许多个性完全不同又各司其职的人格来共同保护主人格,也就是比利本身,而这些人格竟达24个之多。大脑有一套独特的自我保护机制,每个人这一生都会有痛苦体验,当一个人极度悲伤的时候,大脑是暂停运作的,就是我们常说的“麻木了”,那是为了保护精神不会立刻崩溃,就像身体受伤会大量分泌肾上腺素暂时感觉不到疼痛一个道理。而人格分裂大概就是大脑自我保护的一种终极方式,当一个人无法承受痛苦又无人可以依靠的时候,那就创造出许多个“人”一起,这样至少就不孤单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24个比利》_精选读后感_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