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 读后感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

作者:易中天

这里有两个短命王朝:秦和晋,一个或两个长命王朝:西汉和东汉,还有天下三分和南北对峙。“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将展现八百年的历史,含《秦并天下》、《汉武的帝国》、《两汉两罗马》、《三国纪》、《魏晋风度》、《南朝,北朝》共6卷。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到六年时间,以每季度两卷的速度,写作五部共三十六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第一部《先秦》,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第三部《隋唐宋元》,第四部《明清》,第五部《近现代》。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在线阅读地址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 读后感 第(1)篇

看完知道重用法容易成苛政,利用黄老学派有太容易和稀泥,而儒总在变化,一直符合帝国的潮流,毕竟皇帝说的算,而自我感觉帝国时期就像汉那样最好,有法家张汤、儒家公弘养等等,以儒礼乐来规范社会,以法来证人清白等等。汉灭亡在于外戚和宦官之争,特别是东汉末年,其实很多朝代都是灭亡于内斗,归根到底就是思想不统一,所学的知识以及见识都不一样,更何况当官很多都是为了看皇帝的意思,希望实现自己的理想与信念。
说起思想统一,归根于南北朝,时代性使问题暴露,秦在消除阶级矛盾,却后面成了阶级矛盾,就如书中说的一样,北在于民族融合,南在于阶级矛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导致频繁更换朝代,有作为的仅仅只有开国皇帝,但有阶级矛盾触发了一个新文化,就是魏晋,皇权与士族的共治不共存,然后就形成了魏晋之风,文化很向往,但终究不是治国之道,没有安稳的生活以及钱财哪里来的魏晋之风?魏晋之风反应了一个思想动态就是空虚感,缺少务实精神。个人认为魏晋之美在于排场以及人格魅力。
五胡乱华之后十六国,再之后的南北朝都是混乱无比,我所看到的是功利以及生存引起的文化融合,宦官霍乱,权臣架空等等。就像北魏可能拔拓宏和冯太后仅仅只是为了防止自己被杀,帝国被灭呢?从而看到中华历史演变发现礼乐治国最符合现在的国情呢?其实我感觉当时任何国家进华夏都会选择汉化,毕竟华夏文化一直都是忠君,有规有矩的。华夏文明的制度支持,是井田、宗法、封建、礼乐;全民共识,则是以德治国,以礼维序,以乐致和。德治是“一个中心”,礼乐是“两个基本点”。华夏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无论如何,祖祖辈辈都会潜意识流露出来。所以归根到底,汉化是必然的。文化统一也是必然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易中天中华史·第二部:秦汉魏晋南北朝(套装共6册)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