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全集)》_读后感2000字
明朝那些事儿
两个多月,两百多年!
从农民、和尚、丘八、到开国皇帝,朱重八明太祖朱元璋统一天下,建立帝国,留名青史!功成名就之后,所谓的“法不责众”,在他那,不存在的,因而有了明初四大案。
皇太孙建文帝朱允炆亲自为朱棣“穿上防弹衣”(战前特意嘱咐诸将士不能伤了叔叔),让朱棣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却好无大碍,最终,自己下落不明,留下一个迷案。
以靖难之名行窃国之举的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有过;下令修纂《永乐大典》,支持郑和下西洋(无论目的是什么)……有功;功是功,过是过,功过难相抵,能辩证看待就好。
开创“仁宣之治”的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父子,算是老朱家比较正常的基因,但也只是相对而言(朱瞻基用大缸把自己叔叔朱高煦罩里面,然后用火烤死;还给太监开识字班,给他们扫盲,埋祸患)。
先是九五至尊,硬生生通过土木堡之变把自己折腾成俘虏、人质,终于回到大明朝,却成为了过期皇帝,进而成为“阶下囚”,最后夺回皇位的明英宗朱祁镇这一生真是跌宕起伏。
本来与哥哥两人兄友弟恭,但从监国到被拥立为帝,尝到“权利”的滋味后用尽心机迫害兄侄的明代宗朱祁钰,一个被欲望吞噬的好弟弟人设。
由于父亲的一生太过奇幻,自己的一生也注定不平凡,明宪宗朱见深,无论是废太子,太子,还是皇上,他的身边有一个人一直陪伴着他:大他17岁的万贵妃,“我会一直在你身边陪伴着你。”整整三十八年,她履行了自己的诺言。而这样的“陪伴”也让宪宗差点没了后(这两人之间的真心陪伴,畸形爱恋,或许可以用“俄狄浦斯情结”说道说道)。
在万贵妃的各种手段下,艰难地活了下来的明孝宗朱佑樘真的是“默默生长”(不悄默声的也就没命了),从险被堕胎的婴孩,到安乐堂中的幼童、几乎被废的太子,还不到二十岁的朱祐樘已历尽人生艰险,他不会忘记他含冤死去的母亲、舍生取义的张敏、刚正不阿的怀恩,以及所有那些为了让他能够活下来而付出沉重代价的人们,当他取得最后胜利的时候,对于这些人,却已无法回报,唯有做个好皇帝,他做到了,他统治的18年被成为“弘治中兴”。
作为明孝宗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加上自己童年太过艰辛,因而对这儿子百般宠爱,明武宗朱厚照也就成为了明代两百多年中最能闹的一位皇帝,修建豹房,偷跑出宫,在边境策马奔腾,把一帮大臣吓得一愣一愣的,他的一生可以一字概括:玩。朱厚照玩够了,拍屁股走人了,但玩得太尽兴,连孩子都没来得及生就走了。
“兄终弟及”,他的堂弟明世宗朱厚熜即位,即明朝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嘉靖帝,也是明朝实际掌权最长的皇帝,从即位前的“小”风波,到“大议礼”,“庚戌之乱”,沉溺于修仙炼道,他做皇帝是来享受来了,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
明穆宗隆庆帝朱载垕即位后认识到:皇帝是不好干的,国家是不好管的,而我是不行的,国家大事就交给信得过的人去干,自己能过好小日子就行了。正是这个判断使大明王朝获得了重生的机会,史称“隆庆新政”。
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万历,为明朝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用了48年。在这48年间,最初十年,开创了“万历中兴”的局面,而后来了个大突转,万历十五年开始,荒怠朝政,二十多年不上朝(不上朝不等于不做事),“国本之争”,“挺击案”,党派林立……万历一朝,政治纷乱、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当太子时被“挺击”,坐上皇位奄奄一息之际吃“红丸”,刚死就出现“移宫案”,还特别不受万历待见的短命皇帝明光宗朱常洛,年号:泰昌,也让大臣们费了一番心思。
做了三个月皇帝的光宗驾崩后,半文盲的木匠皇帝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登场,明朝最遭人唾骂的阉党及其首领(魏忠贤)也登上舞台。
搅乱朝政,祸害天下22年后,留下一个烂摊子给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大明朝最勤政的皇帝,相信“气数”以后,明知道凭己之力无力回天,仍然任劳任怨,全力以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李自成兵临城下时在煤山(景山)自尽,自尽前喊到:“诸臣误朕,朕死,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尸,勿伤百姓一人。”他在位的16年间履行了义务,却没享受权利!
两百多年,纷纷扰扰,起起伏伏,明枪暗箭,争来斗去,早已归于平静,正如苏东坡所写“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也如杨慎所歌“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读完大明朝两百多年,也想起南怀瑾老先生所说: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九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
看完这本书,看到最后一句话:成功只有一个——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类似这样的鸡汤看到过不少,但内心还是被触动了!或许是因为写在这样一本书的后面,大视野,小落脚!写完纷繁的两百多年,却收束于小人物平凡而简单的一生!
按自己的方式去度过人生!
不能按自己的方式度过人生是可怜的,但是,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方式是什么的时候,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最简单、最诗意、最高的追求:“你来人间一趟,你要见见太阳。”但很多人,一世几十年,浑浑噩噩,不知生活为何,可悲亦可叹……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_读后感_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