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一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一部)(上卷+中卷+下卷)

作者:孙皓晖

大秦帝国第一部《黑色裂变》(上卷+中卷+下卷)包括了上卷、中卷、下卷三卷内容。 内容简介如下: 秦孝公、商鞅变法图强。秦国由弱变强,收复失地,开始崛起。在群雄逐鹿,山河日变的“大争之世”,在英雄辈出,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华夏大地的西陲正经历着一场亘古未有的“黑色裂变”。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在大战中身中毒箭而亡。嫡子嬴渠梁灵前即位,史称秦孝公。秦国时遭列强蔑视,国力虚弱。又逢山东六国会盟,图谋分秦。二十二岁的年轻君主秦孝公血书国耻碑,向天下广发求贤令,誓以变法强国。在与入秦士子的反复切磋度量之中,商鞅脱颖而出。渭水船头,商鞅一展为政主张,以法家思想折服了秦孝公。秦孝公拜商鞅为相,开始了君臣二十年的大变法。法家大师商鞅全面主持变法,带领秦国一步一步地创建了战时法治文明。秦国新军练成,国富民强,百姓勇于公战,平民争立军功。常年为国事操劳,秦孝公和商鞅虽不足五十岁,都已是心力交瘁。秦孝公召回了流放二十年的太子嬴驷,撒手而亡。嬴驷即位,史称秦惠王。六国趁机向秦国施加压力,要求秦国杀商鞅以谢天下。商鞅为避免秦国陷入内乱,将政权兵权交出,坦然入狱,被老世族车裂身亡。嬴驷借势扫清所有反对变法的旧贵族,将商鞅之法立为万世国法,并着力谋划如何使已经强大的秦国突破六国围堵,实现强国崛起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一部)(上卷+中卷+下卷)在线阅读地址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一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第(1)篇

看得是套装版的《大秦帝国》,来写我对第一部的感受。

第一次花了三十多个小时看一部书,特别有成就感!孙教授的文笔极具渲染力,描绘了一段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故事,仿佛穿越千年,见证秦国如何由孱弱走向强大,一路的艰辛令人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秦国的强大,离不开君王的明智决策,然而伟大的君王要有良臣辅佐,有志之士需得明君赏识。除了塔尖上人的努力,塔底的人民必须心齐,有一句歌谣在秦国的民间流传——“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老秦人有强烈的爱国情怀,骨子里爱着大秦这片贫瘠的土地。他们有骨气,虽贫穷落后仍铁骨铮铮,同心协力爱护着大秦山水。正有了这天时地利人和,才能让秦国不断走向强大。

秦孝公嬴渠梁是一位眼界开阔,统筹全局,眼光独到的君主,在强秦之路上忍辱负重,兢兢业业,开拓创新。秦孝公赏识商鞅,与商鞅强国之法不谋而合。商鞅正是有了秦孝公的支持与保护,才能心无旁骛地变法改革,君臣二人惺惺相惜,为实现强秦之梦励精图治。

推动历史的发展前进,除了决策者的决定,还要实施者的大力拥护。强秦路上,留下无数人的印记:赢虔的忍辱负重、白雪与玄奇的孤寂、黑伯的默默守候、老秦人的艰苦卓绝……无不感人肺腑。嬴渠梁死后,商鞅被车裂,结局,令人惋惜。有人不禁发问,如果卫鞅更通人情世故,对甘龙和赢虔没有赶尽杀绝,结局或许更好?如果赢虔不拥护嬴渠梁,不愿接受齁刑,直接反了,是否会是另外一番景象?可历史没有假设,那就是事实,他们的人生告一段落,时间的车轮仍在历史道路上艰难前行,继续留下它们的,一直走到了今天。

或许,历史的魅力在于,通过窥探别人的一生,品味无法经历的人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秦帝国:黑色裂变(第一部)(上卷+中卷+下卷)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