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波细说商业史”系列图书为全数字系列产品,是对《激荡三十年》《跌荡一百年》《浩荡两千年》的补充。该系列整理了吴晓波近年来所写作的文章,了解中国百年商业的风雨历程,再现那些可歌可泣的历史商人,探寻中国商业百年变迁,深入中国商人企业家精神内核。《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从杜月笙到王石,聚焦中国企业家百年史。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读后感 第(1)篇清末胡雪岩、山西票商和徽商杜月笙建的杜氏祠堂成了远东最大的地下吗啡和海洛因加工厂蒋介石亲送匾额“孝思不匮”祝贺“徽帮人再狠,见了山上帮(指东山帮),还得忍一忍。”1885年,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建颐和园,朝廷因此从1888年开始停止购进军舰,并于1891年起停止拨付海军的器械弹药经费。此事被认为是1894年甲午中日海战失利的重要原因。据后世学者估算,慈禧挪用海军军费总费用在1000万到1400万两之间商业的智慧以及长期的实务浸淫则让他们往往有着比政治家、革命家更为现实的立足与眼光。“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韧:循律而动,慎独勇猛在中国做企业需要很多品质:嗅觉灵敏、胆大包天、睿智果断,或是在政策与道德边缘游走的“走钢丝”技巧等,都有助于让一个人在中国的冒险乐园里收获成就。事实上,放眼中国企业丛林,那些最终活下来的,总是能从容应对季节变换、能屈能伸之辈,而非那些最高大、最强壮的物种。巴菲特所言,商业成功的诀窍无非是“在恐惧时贪婪,在贪婪时恐惧”在这种充满了动荡和希望的年代里,循律而动,慎独勇猛,是为商者应该培养的品质。义和团的拳民充满了神怪气质,他们宣称穿上一件画有符咒的衣服或喝了一种“神水”后就可以刀枪不入“庚子国变”用行政等级“吸引”和“奖励”企业家的行为,似乎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企业家的“基因”(吴晓波细说商业史04)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