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来源是彻底地自我管理!15 岁上北大的中国“斯科特·杨”,首次出书分享学习方法论。本书介绍了一系列提升专注力的方法:揭示了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精力(列to do list真是门学问),如何在设计目标时制造障碍(才能拿捏好成就感和挫败感之间的平衡),如何在手机电脑面前控制自己、集中精神,等等等等。如果你对自己的学习方法感到困惑,或者你对于自己的目标愈发迷茫,或者你有大量的时间耗费在爆炸的信息资讯,这本书可以帮助你重新定位你目前的状态,并利用你的优势,设立目标,培养能力,调整情绪。本书中,作者还添加了许多小的提示和练习,这些练习都具有相当强的可操作性。你可以按照提示,将作者提及的方法立即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专注力和高效终于是每个人触手可及的了。这足够让人振奋。作者胖子邓,毕业于北京大学,你的同龄人。他曾在一个月内通过司法考试,CFA level 1考试;也曾做过通常需要更长时间的付出才能做到的事:15 岁考上北大,学会粤语等各地方言。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的努力中,专注力是一种比时间更稀缺的资源——我们缺少的不是努力,而是高效的努力——而这本书正是他专注力管理的实践心得。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8)在线阅读地址
专注力管理:让你的努力更高效(知乎「一小时」系列 HOUR:088) 读后感 第(1)篇理一下思路
* 本书首先从无法专注的原因探究,作者归结于三方面:目标、能力、心态。再通过对各个方面一一剖析,提出方法论,实践性很强。
1、目标方面,任务太多会导致无法专注。任务不只是to do list,也包括突发事件。比如在看书的过程中收到一封邮件,然后又突然想到还有个ddl需要现在完成,于是这些任务就开始矛盾,这个矛盾会导致专注状态打乱。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就是完善安排目标,包括细分任务、规则递增、平衡成败。
具体来说,设计任务的时候首先了解自己的专注力现状,即你一天可以专注多长时间?一次专注的时间极限和平均值。根据个人状况设计合理的目标任务。在设计目标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方法,目标细分一步步前进,先易后难的原则。目标的难度在成功失败中间平衡,目标过程中设立一些小障碍提升自己的主动性。
2、思维能力方面,主要针对推理能力和类比能力。在专注过程中尤其是学习一些知识的时候,如果思维能力不能发挥,可能会导致专注过程痛苦,可能做无用功,无法保持高效的专注。
推理能力构建系统框架,从一个概念出发深挖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层层展开,探究本质,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价值信息。
类比能力建立普遍联系,锻炼思维,加深理解。
而训练思维能力有以下几个不错的方法: 费曼学习法(输出)、金字塔原理法(逻辑分析)、复盘法(反复思考)、反驳法(发散思维)。
3、心态方面,焦虑心态最为普遍。焦虑心态会导致无法专注,不专注更焦虑,陷入恶性循环。解决焦虑要从本质出发,了解焦虑的原因,从底部向上突破。如果是任务无法完成导致的焦虑,可以从换个方式设定任务出发。在焦虑状态下,还可以利用语言暗示来激励自己缓解焦虑。
* 如何进入专注状态以及保持?
1、在进行一项学习的专注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积累困惑感,让困惑感成为原动力。通过快速筛选和过滤信息为深入学习打好基础。
2、专注力保持过程中,要和理性大脑非理性大脑平衡相处。
首先是要控制情绪。成功不必骄傲失败不必气馁,对于过程中的困难要调整好心态应对,不要轻易放弃。
其次是要杜绝不必要的选择,立足于当下。隔绝例如手机的不必要干扰,对于兴趣要理智对待。
3、最后专注力也是有限度的,一定要合理分配专注力。对于一些突然事件,尽量不要停止手头的事情,可以采取标记书签备忘的方式在之后去解决。碎片化的时间倾向完成简单工作,遵循场景优势因地制宜地运用,多做回忆和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