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堂》是近年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雷蒙德·卡佛公认的成熟之作,村上春树鼎力推荐。卡佛的作品致力于描摹美国平民的生活,表现小人物日常生活的变质,表现普通人被生活打得遍体鳞伤后的孤独与沉默,以及“收拾人生的勇气”。译林社岁末推出《大教堂》,读者在当下情势中,更能感同身受地分享小说表现的人生感悟。小说对艰难时世的表现和“收拾人生的勇气”,将为新年的读书注入力量。
大教堂读后感 第(1)篇你是雷蒙德·卡佛笔下的人物吗?
我还是要引用梭罗的那句话“多数人生活在平静的绝望中”。用这句话来形容卡佛笔下的人物再适合不过了。
这本短篇小说集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保鲜》。一个失业的男人,整天躺在沙发上,颓废、丧气、漠然,宛若行尸走肉。就像坏冰箱里的食物一样,开始腐化霉变,生活变得毫无生气。这种日子,难道还有明天?可惜还有明天。对这个男人来说,无所谓明天。因为每一天都这么平静、颓废、绝望地度过。看这个故事好像在看黑白影像,唯一有点色彩的地方就是男人的妻子在下厨时回忆起儿时与父亲一起去拍卖会的景象 。生活平静如死水,但总有一点火光。
看卡佛的故事,我会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虽然短小,但却振聋发聩。卡佛好像摸清了生活的筋脉,悄无声息又血淋淋地把生活最本真的状态展示给你。
卡佛的故事常有意外,但意外不是高潮,仅仅是一个开始,一个戛然而止的开始,没有目的,没有结局。生活的改变不会成为人生的转折点,不会让一个人走向人生巅峰也不会使他万劫不复。你在他的稀松平常的故事里迷惘,转身,发现卡佛只是平静地坐在那,抽着一根烟,然后不急不缓地告诉你:看,这就是人生的常态。
卡佛的故事,没有揪心的大悲大喜,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没有分明的爱憎,只有平和和本真。
也许你在这平和中能看到你自己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