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兆光、张维迎、荣新江、杜维明、杨澜、鲁豫、梁文道等人力荐。一部极精要的大中东文明史,一次极生动的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巡礼。大中东不是一片沙子的世界! 华人精英杜维明、梁文道等联袂推荐!本书由作者逐一游历大中东各国的经历,追述大中东各国的历史与文化,并以人类历史的纵深和国际政治的视野,探究中东、北非、高加索等地区硝烟不息的历史缘由和现实原因,汇聚作者对人类不同文明之间横向交流与纵向演变的观察和体会。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之间的碰撞与消长,罗马、波斯、拜占庭、阿拉伯、蒙古、奥斯曼等帝国的冲突与兴替,英、法、意、俄(苏)、美等强国百余年来在大中东的掠夺和影响,以及大中东各国谋求独立、发展的抗争与曲折——作者将在大中东31国的经历、见闻和思索,连缀起来,拼接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大中东文明图景。
大中东行纪:世界并非静悄悄(修订版)读后感 第(1)篇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思考某种政治制度、某个宗教教义是“好”还是“坏”时,我们判断的标准因人而异,千差万别。但归根结底当我们做出某个判断,支持这种判断的感受、理由都取决于所在环境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论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还是马克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阐述的都是同一个道理。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本质上是经济高度发达的附加属性。
从结果去反推原因,是一种经验主义,永远无法找到真相,但却是接近真相的唯一方式,是一种最原始的趋利避害的生物本能。
从更长的时间和更广的空间维度来看,当下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不管遭受的灾难有多么深重,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甚至不需要刻意的去寻找解决方法,所有的一切都会过去。君不见鼎盛时期的伊斯兰同样是包容的榜样,文明的象征?
这种观点太过于冷血,毕竟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车轮下活生生的个体,历史的规律是冰冷无情的,但那些遭受苦难的人们的痛苦确是实实在在!
作者以自己的游历来展现中东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优点是读起来很有温度,细节详实接地气,缺点就是全局的脉络不太清晰,读完之后感觉脑子里装了很多东西但还是感觉有点千头万绪。当然主要还是由于自己读书太少,基础不牢。如果对欧洲~中东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框架性的概念再来看这本书是最好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大中东行纪:世界并非静悄悄(修订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