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经济学1: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作者哈福德刚好就像一位隐匿在街角的咖啡店、公司的茶水间、超市的货架旁的卧底,用他的各种侦探工具告诉你:日常生活不过是谈判中的复杂博弈,是体力的角逐和智力的较量。
卧底经济学1: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读后感 第(1)篇什么是经济学?
在大多数人看来经济学也许就是一堆复杂难懂的函数,也许是一堆教授在大学校园里冥思苦想得出的复杂理论,也许是一门高智商的人玩的学问。
那了解经济学知识有什么用?
我们想到的肯定是那些在股市里凭着一张嘴巴纵横天下的经济学家,那些天天鼓吹自由,市场的专家。有什么用?成为一个特别能吹的人。金融危机后,大家对经济学家更是刮目相看,伊丽莎白女王说,金融危机之前居然没经济学家提前发出预警。这的确是有些夸张,但从此以后,在大众眼里,经济学家可能和算命的没什么区别了。
既然这样我们了解经济学有什么用?有这时间不如多睡一会。
不对,卧底经济学家告诉你,学点经济学知识,你不用被蒙。
走入星巴克,扑鼻而来的不止是咖啡豆的香味,还是浓浓的小资情调。是的,看着价格表上的咖啡价格,你可能会想:这些咖啡成本不到几元,怎么就卖这么贵呢?不止星巴克的咖啡卖得贵,苹果手机也是典型的肾机。
为什么星巴克的咖啡和苹果的iPhone都卖得比同类产品贵,而且贵很多?是全球人傻钱多?还是因为情怀?
其实是因为稀缺,人无我有。
星巴克的咖啡不稀缺,但位置稀缺。星巴克选址一般在繁华地段,同时与房东签署排斥其它咖啡店的协议。也就是说在繁华地段,想喝咖啡,你必须来我星巴克,其它地方,没门。
iPhone,曾经能够引领手机界追随,但现在国产手机越来越争气,甚至比苹果更加激进。但即便如此,iPhone仍然敢定高价,苹果公司仍然因此盈利,虽然最近显现出颓势。但其iOS系统还是稀缺的,流畅的体验,UI设计让强迫症也能舒服,可以说在系统方面,安卓阵营里还找不到能挑战iOS的。
既然知道一些东西不合理的价格是因为其稀缺性,那知道这么多有什么用呢?
你不会被高价蒙住。有些人可能会跟风,觉得星巴克的高价是因为它所代表的情怀,iPhone高价也是因为它的情怀。而你知道不是这样的,是因为它们稀缺。知道这一点后,你可以选择多走几步找其他咖啡店,你可以选择一部更加适合自己的手机。而不是因为情怀,出卖自己的智商。
这本书里还有其它很有趣的内容等着你去发掘,我想,如果你想成为当代的福尔摩斯,你应该学点经济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卧底经济学1: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