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引力波 读后感

引力波

作者:珍娜·莱文

本书以通俗晓畅的语言系统介绍了人类对黑洞和可感知黑洞存在的工具“引力波”在整个20世纪的探测过程。从最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的预言,到科学家们将理论从头脑中带到实验室里进行实践,期间的艰辛和不易超乎想象。这是一段发现宇宙源头、本质和洞悉其未来的历史,是人类听取宇宙声音、不断挑战技术和自身想象力的历史。雷纳·韦斯、约瑟夫·韦伯、基普·索恩等科学家的学术精神令人肃然起敬,LIGO探测天文台代表的天文物理技术革新令人印象深刻,总之,这是一本了解黑洞和相对论发展实践科学史的普及性读物。

引力波在线阅读地址

引力波 读后感 第(1)篇

首先讲到的第一个角度,是 LIGO 项目的科学意义和建造难度。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预言,物质会让时空发生弯曲,物质的运动在时空中所产生的涟漪,就是引力波。如果能观测到引力波,就相当于找到了广义相对论缺失的最后一块拼图。引力波极其微弱,所以科学家必须要让探测器达到极高的精度,还要排除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项目难度之高堪称史无前例。
第二个角度是外部视角,讲到了 LIGO 项目争取资金的过程。 LIGO 项目组的钱,绝不是不请自来的,而是要回应来自科学上的反对意见,要找到合适的人和机构来申请资金,还要打通国会的关系,甚至还需要一定的运气,才能争取到资金。其间还会受到种种未知的偶然因素的影响。所以说,任何一个大型科研项目,要解决的都绝不仅仅是科学问题。
最后一个角度是内部视角,讲到了 LIGO 项目所面临的内部管理困境。在三巨头领导时期,由于罗纳德的性格问题,整个项目的管理模式非常糟糕,效率低下,内讧严重。罗纳德无法和团队里的其他人进行合作,还伤害到了不少人的自尊心,最终导致自己被解聘,甚至让整个团队都产生了分裂。这说明,一个团队的内部氛围和管理方式,会直接影响团队的效率,甚至是生死。一个人的业务水平再高,也都要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否则就可能会带来混乱。
看完《引力波》这本书,我有一个感受:建立 LIGO 的过程,其实就像是在创业,在项目本身靠谱的基础上,还要处理好各种内外部问题,才有可能成功。比如要把握时代的风向,向外界展现你的价值,打消别人对你的疑虑,才能从投资人手里要到钱;要做好内部氛围管理,避免内讧,建立内部合作机制,才能打造出一个高效的团队。如果你是一个创业者的话,那真应该认真看看这本书。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引力波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