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生活》是丰子恺编著的梵高传记,讲述了荷兰绘画巨匠梵高一生行止和创作历程。丰子恺书写梵高,大师笔下的大师。在《梵高生活》中,丰子恺描述了梵高激情洋溢、带些神经质的鲜明个性,对宗教、绘画的狂热和曲折命运,让读者感受梵高没在艺术中的生命。梵高以短暂生命燃烧的艺术之火,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绘画艺术。
梵高生活 读后感 第(1)篇世人只知梵高是天才画家兼一个疯子,却不识其真性情,丰子恺弥补了这一点。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梵高很善良,他对广大贫苦人民怀着深刻的同情,把自己微薄的钱财捐给穷人,厚待模特,自己却屡屡饿着肚子孤苦伶仃。
也很爱护弟弟,他看见弟弟为了他而牺牲自己全部的幸福,心中十分不安,因此劝他结婚,让他享家庭之乐。此后每每坚持艺术信念,他都为给弟弟带去负担而痛苦。他寄给弟弟很多画,交待若有卖出,收入当由弟全权管理。但是提奥更是深切地爱护这个兄长,誓愿为老兄作献身的保护。
他重情义,珍重高更贝尔纳等好友。他一早怀抱着画家的“共同生活”及“协同制作”的主张,意指希望信念与思想相同、技术的根柢相通的画家们,大家来共同生活,则一方面可以免除物质的胁迫的苦痛,他方面对于艺术上的难问,协力当然比独力容易解决。但后来事与愿违,与高更的“共同生活”以自己割耳而告终。
他不屑于世俗而且率性,并不因了俗众的不理解而失望,也不因了商卖的美术界的屏斥而灰心,因为他是有实际的精神的根据的。他曾屡屡遗弃画布在地上,自己全不介意,他并不想从这等作品获得什么利益,已经描出了,就不顾它,有的时候他画毕了一幅画,就把它遗留在写生的场所,独自归家。
梵高是太阳的恋人,虔诚地追逐光和色彩,他在太阳下作画从不肯戴帽子。对自然和艺术的热爱让他坚持自己固确的信念。在身体和精神的矛盾中,他选择后者,终至癫狂。
丰子恺怀着极大的同情为梵高写传,本书感情深挚却并不偏于主观。大概只有艺术家才能这么痛彻地了解艺术家吧,因他们都对自然拥有通感和共鸣。略微遗憾者,未能对梵高的几段爱情作以记叙。
方才跟室友聊起梵高,她感慨道:“像这样的大作为者,非至纯至性不能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