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与昆曲 读后感

我与昆曲

作者:张允和

《我与昆曲》尽可能全地收入了允和老师关于昆曲的散文、论文、讲话稿和书信,及一小部分《昆曲日记》。全书分三部分,各部分基本按写作年月编排,以求帮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允和老师与昆曲的渊源、情感,曲事活动及理论贡献。

我与昆曲在线阅读地址

我与昆曲 读后感 第(1)篇

刚看完“中国戏剧史”立马翻开这部张允和女士的“我与昆曲”。
本书6个多小时读完,昆曲与我原先毫无瓜葛也无兴趣,但看了好几位文化大家作品中不约而同均提到了昆曲不得不使我产生好奇。昆曲诞生于明朝、源于元杂曲,经魏良辅糅合了南戏北戏成为昆曲;发祥地在昆山、苏州一带,后由于昆曲广泛流传而推广至全国各地;张允和先生说昆曲比外国戏剧多一个元素,我们是3⃣️元素,即音乐、舞蹈和念白;外国戏剧没有念白所以不如我们昆曲。2001年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授予首批19个申报“非遗”之榜首。
张允和先生一生热爱昆曲也把一生奉献给了昆曲,是和她成长的家庭背景和环境密不可分的。张家是安徽合肥名门望族,爷爷张树声和晚清重臣李鸿章是同僚挚友,做过两江总督、直隶总督这样的高官;到张允和父亲这辈受新思想影响离开合肥迁至苏州办学兴教,张父酷爱读书家藏颇丰,拒绝捐款独资办学、张氏姐弟接受了良好教育。允和先生母亲是个铁杆戏迷,戏院有包厢、每周几场戏那是必须的,可见张家当时富裕奢华程度。允和先生就是在母亲、保姆看戏的熏陶下喜欢上了昆曲,这一痴迷就是一生。
八卦一下书中让我感兴趣的几个事儿。以前看过张家姐妹老幺张充和先生的书,张家共姐妹兄弟10人;张母逝世时才36岁,姐妹俩书中均未提及其父有无偏房或姐弟中有无庶出;以张母36岁年龄去世算,应该不太可能10个孩子为她一人所生,有待考证。还有就是张家姐妹四人,大姐张元和、老二张允和、老三张兆和、幺妹张充和;张充和自小过继给了亲戚,和三位姐姐没有一起生活成长;而解放后一直生活在大陆的只有张允和一家,其他三位姐妹均生活在美国;张允和为什么没随其他姐妹一起走呢?我想姐妹们不可能没有讨论过此事吧,历史本就是一个个迷串成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与昆曲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