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是奥威尔的传世之作,是世界文坛中著名的反乌托邦和反极权的政治讽喻小说。小说创作于1948年,作者将48倒置过来为84作为书名。本书讲述一个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来维持社会运转假想的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温斯顿·史密斯的生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1984(插图珍藏版)读后感 第(1)篇高度集权制下疯狂的个人崇拜,对党员思想的严密监控,日复一日的篡改或者“编撰”历史,对敌对国和反党分子的畸形仇恨,还有每况愈下的物质生活,把活生生的人都变成了没有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欲望的生物。从对温斯顿生活和工作的描述中,无比清晰地感受到高压的政治环境下个人无能为力的绝望—当然,压抑,绝望,只是对于思想尚存的人而言。比如温斯顿。他能够不太费力地回忆起以前的事情,能在往事里拼凑出一些真实的历史片段,所以党说二加二等于五,他知道事实是二加二等于四。
温斯顿开始避开电幕的监视偷偷写日记,这是他对抗现实的方式。在日记里,他把推翻现有统治的希望寄托在了无产者的身上。茱莉亚是温斯顿生活中的另一抹亮色,她看起来狂热无脑,骨子里全是不甘被摆弄的不屑。他们视对方为自己的同类,违背党的规定“通奸”,而且相信自己永远不会背叛这样的爱情。
还有一个人,内党党员奥布兰,温斯顿以为他也是自己的同类,甚至在奥布兰的误导下,以为他是反党组织兄弟会的一员。在没有出口的压抑中,他和茱莉亚终于去投靠了奥布兰,他们要加入兄弟会,要推翻这个统治,不惜一切代价—除了和茱莉亚分开。
温斯顿租下了无产者家里一间偏僻的小房子,他以为那里没有电幕,没有思想警察。他坐在床上翻书,茱莉亚就在他的身旁,楼下的无产者在充满力量地高歌。书是奥布兰给他的,作者是反党大头目戈斯坦因。“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温斯顿认为书里分析得很透彻,比他想的要深远的多。而且,他相信作者一定会得出结论,认为推翻现有统治的希望,全在无产者身上。
温斯顿还没有看到那个结论,他和茱莉亚就被抓住了。那间小房子,藏着电幕,而无产者房主,其实是伪装的思想警察。更恐怖的是,奥布兰才是那个最致命的思想警察--他洞穿温斯顿的所有想法。饥饿,拷打,非人的身体折磨,加上奥布兰的思想攻势,温斯顿一点一点地失去了他的尊严,意志,并最终在面对要扑上来的老鼠时,大喊着让老鼠去咬茱莉亚—爱情是他最后的人性坚守,他再没有什么可以背叛的了。
茱莉亚也早就背叛了他。他们再次见面,一切都面目全非。人潮中温斯顿目送茱莉亚离开,没有多少波澜。他现在一心一意地爱着老大哥。而且,二加二就是等于五,这是个幸福的事实。在期待已久的子弹贯穿了他的脑袋时,温斯顿觉得,他终于战胜了自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984(插图珍藏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