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人鼠之间读后感

人鼠之间

作者:约翰·斯坦贝克

莱尼身高两米,力气大得吓人,但心智像个孩子。乔治从小和他一起长大,是他最好的朋友。乔治带着莱尼到处打零工糊口。莱尼单纯善良,可常常闯下大祸。莱尼每次闯祸,乔治就必须带着他逃亡,永无休止地流浪。乔治和莱尼有一个卑微的梦,希望有一天可以存够钱买一小块地。他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种种菜,养鸡养猪,养莱尼最心爱的兔子。他们可以不必再流浪。他们又流浪到一座农场。这一次,永无休止的流浪终于到了尽头,梦想也到了尽头。乔治终于帮莱尼找到一个地方。在那里,莱尼永远不会再闯祸,永远不会再受伤害,永远不需要再逃亡……

人鼠之间在线阅读地址

人鼠之间读后感 第(1)篇

凭借一篇中篇小说《人鼠之间》就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我感到了无比的好奇。

说实话,整篇文章真心没有看懂,应该是我对文章的背景美国1937年的大萧条实在不太了解的缘故。总之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吧,我个人感觉《人鼠之间》更像一篇现实版的电影《功夫》中叙述的周星驰和胖子林子聪的故事。

苦难对富人们来说或许是磨炼和升华,因为当一位富人经历磨难的过程时,他总能找到资源来对抗苦难,即使最终失败了那也是另一种精神的升华。而一旦富人们利用资源,通过努力战胜了苦难,那是何等的一种荣耀和骄傲,大概率他们会握紧拳头,对自己或敬佩他们再次成功的粉丝们说:相信自己,浴火重生。

而苦难对于穷人们来说只是苦难,苦难赋予穷人们的大概率只有无尽的折磨。而穷人们如何能战胜这些折磨呢?战胜这些折磨又有何意义呢?不是还是回归苦难吗?看《人鼠之间》的主人公乔治和莱尼,仅仅为了赚几百块就历尽了折磨。即使这赚几百块钱也不过是苦难暂时给予他们的一个小小梦想而已。说是梦想,不如说幻觉更加合适,因为苦难对待穷人全无怜悯,梦想毫无实现的可能。

1937大萧条年的世界或许真是如此,当贫穷面对苦难时,是毫无抵抗力的。对穷人们来说,挣扎更像是苦难收紧他套在穷人脖子上绳索那样毫无意义。《功夫》中周星驰经历苦难最终成为一代宗师更像是一个荒诞的梦魇,在现实中绝无实现可能。而《人鼠之间》则把这种苦难的折磨像剥洋葱般的揭开,在经历这种苦难的过程中,即使如乔治和莱尼般最纯真的友谊那又如何?即使莱尼拥有无比的块头和力量那又如何?即使乔治看上去机灵又聪明那又如何?再好的友谊在苦难的折磨下乔治也只能做到帮助莱尼死亡,这是何等的悲哀和现实。

我没有经历过这种苦难,我很幸运成长于中国最好的时代。好的时代并不意味着绝对公平和法制,好的时代意味着当穷人面对苦难时,他有机会挣扎着走出来,而并不会如大萧条期间无可奈何的走向绝望。

人最痛苦的或许不是灭亡,人最痛苦的应该是绝望。《人鼠之间》这篇短短的中篇小说中,满满的透露出来的就是这么一种绝望。

每天读书一小时,不妨了解更多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鼠之间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