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书就像一场完美的旅程,教我们如何好奇、思考和观察,让我们重新对生命充满热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顿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为什么,德波顿似乎也不热心去考求。但释卷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得到一种答案——这答案,既是思辩的,也是感性的,既酣畅淋漓,又难以言说,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情绪,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开这本书,你踏上的将是一次异乎寻常的阅读旅程。深信德波顿无处不在的智慧和机智将影响甚至改变你对旅行的看法,并有可能改变你日后的旅行心态和旅行方式。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读后感 第(1)篇重读《旅行的艺术》行走在山水之间
芒种时节,端午假期,借世界文化与自然非遗日,祭祀花神,亲近自然见古风之机,带一本阿兰德波顿《旅行的艺术》游走在山水之间。风轻云淡的夏日旅途中重读经典,有着更为深刻的感悟。
非常喜欢德波顿书中的语言风格:质感,细腻,随意。这样的文字,有一种感性的征服力。这种从容的语气,优雅的敍述,真能够校正我们过于浮躁的步履。在书的开篇,阿兰德波顿引用了法国诗人波德莱尔的诗:列车,让我和你同行!轮船,带我离开这里!带我走,到远方。此地,土俱是泪!“ 这完全是每一个渴望出行的旅行者出发时内心最真实的写照!波顿认为,旅行能催人思索,很少有地方比在行进中的飞机,火车上更容易让人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们眼前的所见所闻,同内在的思绪可能产生的想法之间几乎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关联:宏阔的思想需要宏阔的景观,而伟大的观点也常常产生在陌生的地方。回想每一次旅行,岂不是思绪万千!许多重未有过的突发奇想都始于途中。因此,人之所以爱旅游,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途中的种种乐趣。
夏日走过山间,在途中一直回味的是书中第五章拮取的那些高贵灵魂与自己所遇环境的对话与思考。种种对话揭示了旅行的深层意义。书中写到,当波顿旅行在诗人威廉华兹华斯的故乡时 他的心中浮现出诗人赞美土山谷的诗句:大自然能够让人了解我们内在的心灵,它静谧而美丽,带给我们崇高的理想。因此当英国诗人华兹华斯曾再度回到自己的故乡并亲身体验到大自然的力量时,他在诗中赞美了大自然使心灵复原的魔力。此外,城市与乡间的对立也成了华兹华斯诗歌的主题,诗人不断提醒我们: 只有乡野才能对抗城市的不良影响。时常走访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罪恶的必要良方。他再诗中这样写到:不知多少次,我转向你,乡间的瓦伊河! 你在林中蜿蜒,不知多少次,你让我魂萦梦绕! ” 华兹华斯认为,大自然会指引我们从生命和彼此身上寻找“一切存在着的美好和善良的东西。” 自然是“美好意念的影像,” 对于扭曲、不正常的都市生活有矫正的功能。虽然旅途結束还要回到城市,可今后的每一天,只要忆及旅途中曾走过的那些质朴的乡野,夏日的山间和静静的湖畔,便能从中感受到快乐。每次读《旅行的艺术》,那些被日常生活忽略了的熟悉信念又会重回心中:夏日来临,新的生活开始了。Summer is the rebirth of life.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旅行的艺术(中英双语插图本)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