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5年,调研12个行业,包含20门学科,涉及120种工作,打破传统思维方式,用互联网、大数据、智能化思维寻找商机!在分享经济的今天,谁能首先思维洗牌,谁就能捕获时代的红利,彻底改变命运!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彤、中国3D打印副主任庞茜元联合推荐分享经济时代53种思维策略要么随波逐流,要么彻底出局。
让思维更有粘度 读后感 第(1)篇《让思维更有粘度》2019.2.7
您遇到过刨根问底儿先生吗?
您对这位先生怎么看?
别管这位先生是您的同事、朋友同学,还是萌娃,估计都够您喝一壶的。可别恼,这根本的问题不在您本身,而在于人类的共性。
人类是高智慧生物,同时人类的大脑确是懒惰的,可以学习,但不爱思考,尤其不喜欢深度思考。
本书介绍了53中思维模式,主要是能力有限记不住那么多。
主要的收获有三点:
一是,四维时空结构思维模式
简单世界是由,点——线——面——体”、层次、结构、时间、几何数量等要素关系组成的。
两点连成线,线与线之间成面,面与面相交成体,加上时间维度,变化无穷。因此点足够多,融会贯通的频次和数量越来越多,这与人类大脑的神经元连接类似。可以类比时下流行的“跨界打劫”当然啦,要想融汇贯通前提是首先要博学。
:)
二是,以终为始的思考方式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经过两次创造:1是在头脑中,2是在现实里,官方说法就是理论与实践。
小到吃喝拉撒;大到登陆月球,乃至完成人类的按需分配都得“以终为始”——把头脑中的“终”作为现实中的“始”。
思考是实践的一部分,大事小情,先看清楚,想的明白,再落实到执行。在脑子里进行顶底板思考,并且涉及可能出现的场景。实践起来就会游刃有余,效果也就会越好。
三是,中国古代智慧与西洋方法论结合
个人领悟能力较肤浅,总结自己的认知:1、把中国古代智慧和近代西方理论相结合;2、悟道论与成长型人格相比较、格物致知与大量的深度思考、实践相结合。3、引入大数据思考方式对中国古代历史展开AI学习,总结成败得失。
因此对道(最根本的底层规律和原因)、法(方法)、术(技巧)、器(工具)展开整体的动态分析。
另外道、法、术、器是一个整体,需要将获取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分析。从部分到整体(乐高积木组合大法)、再从整体到部分(目无全牛),最后再回归整体分析(见山还是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让思维更有粘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