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87年,汉武帝逝世,临终时颁下遗诏,立少子弗陵为太子,也就是汉昭帝,命霍光以大司马、大将军身份辅政。
不久,左将军上官桀想把他6岁的孙女嫁给汉昭帝做皇后,霍光没有同意。最终上官桀靠汉昭帝的姐姐盖长公主的帮助,还是如愿以偿。
接着,上官桀和他的儿子上官安,打算封盖长公主的一个身边人做侯,霍光还是死活不同意,这让上官桀父子、盖长公主都十分恼火,他们把霍光看作眼中钉,想要除掉他。
汉昭帝14岁那年,一次霍光检阅羽林军(皇帝的禁卫军)时,把一名校尉调到了他的大将军府。上官桀抓住这件事,假造了一封燕王的奏章,派一个心腹冒充燕王的使者,送给汉昭帝。信上说:大将军霍光检阅羽林军的时候,坐的车马跟皇上坐的一样。他还自作主张,调用校尉,这里面一定有阴谋。我愿意离开自己的封地,回到京城来保卫皇上,免得坏人作乱。汉昭帝看过奏章之后,就把它搁在了一边。
第二天,霍光听说燕王刘旦上书告发他,吓得不敢进宫。这时汉昭帝吩咐内侍召霍光觐见。霍光没办法,一进去就脱下帽子,伏在地上请罪。汉昭帝说:“大将军尽管戴好帽子,我知道有人存心陷害你。”霍光很奇怪,磕了个头说:“陛下怎么知道?汉昭帝说“大将军检阅羽林军是在长安附近,调用校尉还不到10天。燕王远在北方,怎么可能知道这件事?就算一知道就马上写奏章送来,现在也还送不到宫中呢。再说,大将军如果真的要叛乱,也用不着靠调一个校尉。这明明是有人想陷害大将军,燕王的奏章是假造的。
”在场的大臣们听了,无不佩服少年皇帝的聪明。上官桀见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请盖长公主出面,请霍光喝酒。自己则埋伏在路上,
准备在霍光赴宴时刺死他。没想到有人早把这个秘密泄露给了霍光,霍光随即报告了汉昭
帝。
汉昭帝命令丞相田千秋火速发兵,把上官桀一伙统统逮起来处死,可惜汉昭帝在21岁时得病死去,因为他没有孩子,霍光就把汉武帝的一个孙子,昌邑王刘贺立为皇帝。刘贺原是个浪荡子,天天吃喝玩乐,把皇宫闹得乌烟瘴气。霍光和大臣们商量后,决定联名上书,请皇太后下诏,废了刘贺,另立汉武帝的曾孙刘询为帝,就是
汉宣帝。
宣帝直到霍光死后才亲政,其亲政的20年中,着重于整肃吏治,加强皇权。因为霍氏家族掌权时间很长,宣帝亲政后首先族灭了霍氏家族,并且诛杀了一些地位很高的官员。
此外,宣帝还召集著名儒生在未央宫讲论五经异同,使得儒学得到很大发展。他屡次蠲免田租,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继续霍光的休养生息政策。
这时适逢匈奴发生内乱,呼韩邪单于亲至五原塞上请求入朝,宣帝至此得以完成武帝倾全国之力用兵而未竞的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