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北历史:珲春防川的张鼓峰,为啥曾左右世界的格局?

去珲春防川旅游的人,一定知道张鼓峰。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这座山影响了世界的格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张鼓峰

张鼓峰又名刀山,俄语称“扎奥泽尔纳亚”,意为湖对岸高地之意。

它位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敬信镇防川村北1.5千米,也就是图们江上溯20千米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分界线,是防川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致,山顶平坦,便于眺望。

九一八事变之后,以日本人做后台的伪满洲国宣称张鼓峰是伪满洲国的领土。最开始,隔壁的苏联没有吱声,因为苏联对日本持观望态度,不想闹僵,营造虚假边疆和平。

但是,随着日本逐步做大,苏联有些坐不住了。

张鼓峰

张鼓峰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它是图门江左岸珲春水流峰的最高峰,占领此地就能扼守高地,俯瞰图们江,进而控制边境走向。换句话说,取得此地就能控制图门江,乃可入朝鲜,西可入东北,北可回苏联,东又濒临日本海,以此为据点完全能弱化对方,进而在东北亚的争夺中取得绝对优势。

更主要的是,苏联也得到了情报,日本人要北进苏联。做老好人做不成了,苏联就愤怒了。在这种情况下,苏联急速向远东派兵。

不救,苏联声明,张鼓峰为苏联领土,否认此前为缓和日苏矛盾,承认张鼓峰为“满洲国”控制地区的宣言。

苏军这一举动实际开了张鼓峰之战的前端。

张鼓峰战争中的士兵

当时的日本已经侵占了东北和华北区域,国内有两种倾向,一个是南进,一个是北进。但是,很多人更倾向北进,进攻苏联,从而让日本侵略的土地能够连成一片。

1938年7月30日,双方耐心耗尽,战争正式爆发。

日军参战总人数近7000人、火炮37门。 苏军在8月5日前,在战斗行动地域集结了1.5万余人、237门火炮、285辆坦克,另有250架飞机支援苏军部队行动。

8月11日,根据日方的建议,双方停止战斗。苏军控制了张鼓峰,占领了沙草峰;日军撤退到图们江西岸,放弃了一向坚持的边界线。而后,双方签署协定书。

张鼓峰

在这场战役中,日本失败。

日本和沙俄原本在中国打过一仗,结果沙俄失败了。当他们想北进的时候,再次与沙俄打仗,结果输了。

于是,日本放弃的北进了想法,决定南进,疯狂侵蚀中国,逐步向南部侵略。看完这段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张鼓峰曾经改变了世界的格局。如果日本北进,世界格局肯定会发生变化。【作者:每日汉字】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东北历史:珲春防川的张鼓峰,为啥曾左右世界的格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