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历史回眸:慈禧太后为何会改变对义和团的看法?

吕海峰

话说,只要我们提起义和团,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清朝政府对于义和团原本是持否定态度的。然而,等到了后来,清朝政府却一度开始公开支持义和团。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慈禧太后为何会改变对义和团的看法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前往探查一番。

首先,值得我们回头的是,当义和团刚刚兴起之际,实际上他们还是仅仅在山东一带。然而,由于袁世凯当时正在山东担任巡抚,所以,他们在山东的生存空间就特别不好。因为,袁世凯的手段,大家都知道。那可是一个厉害角色。比如:有一次,他先是假意邀请义和团的大师兄和二师兄前往自己的府邸赴宴。然后说:你们既然都刀枪不入,今天就请二位前来证明一下。结果就是,义和团的大师兄和二师兄被一阵乱枪给打成了筛子。显然,这种情况下,义和团在山东根本没法混了。于是,他们便只好又纷纷跑到了北京、天津和河北一带。

当然,袁世凯之所以这样做,也说明了当时的清朝政府对于义和团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然而,万事都是变化的,此话不假。等到了后来,也就是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就想要废掉光绪帝,另立端亲王载漪之子为帝。但她此举不仅受到张之洞等洋务派的反对,就连西方列强也进行了强烈反对。

显然,这么一弄,端亲王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的儿子不能当皇帝,竟然和洋人有着直接的关系。于是,不禁心生愤怒。甚至,对洋务派以及洋人恨到了极点。于是,此时,在大清朝当中,便产生了两个主要派系,一派是以端亲王为首的排外集团;一派是主张进一步实施“洋化”的洋务派。但是,最终由于端亲王势大,所以,不久之后,在端亲王的影响下,慈禧太后也就对洋人产生了“开战”的想法。

然而,由于清朝在甲午战争以后,国力、军力都出现了大损,根本无力对付帝国主义列强。因此,慈禧太后就开始把自己的目光瞄在了义和团这个组织之上。因为,当时的义和团在河北一带已经颇有实力和和势力,许多农民是纷纷加入。

接着,慈禧太后,便做出了一个惊人决定,一方面,支持义和团合法化,以利用他们抗击洋人,一方面,准备以一国之力,向十一国同时宣战,尽管这十一国全是当时的世界强国。显然,这样一来,义和团也就和清朝政府最终穿上了一条裤子,变成了一家人。

然而,此时,一件搞笑的事情却发生了,因为那位一心想让儿子当皇帝的端亲王,心里始终是怒火难消,忽然,某一天,他竟然直接指示义和团进京制造祸端,于是,在他的指示下,数万义和团涌入到了北京,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庚子国变》,并且,愈演愈烈。可以说,当时的北京城,如果在你身上搜出了洋玩意,哪怕是一张洋纸,也都足以让你丧命。

当然,对于义和团而言,也是好景不长。当八国联军的枪炮一响,他们很快就战败了,以至于慈禧太后是仓皇出逃。并且,最终,没有办法,在八国联军的重压之下,清朝政府开始对义和团又进行了一番残酷镇压,直至义和团最终全部偃旗息鼓。

总之,慈禧太后为何会改变对义和团的看法?那就是出于其自身的利益需求,第一次由否定变为肯定,但最终又由肯定变为否定。(吕海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史回眸:慈禧太后为何会改变对义和团的看法?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