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引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全面胜利,当东方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放弃对日战争索赔时,而西方战胜国却通过“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公告”等笑谈渴饮纳粹血,对德、意、保、罗、匈、芬等纳粹国提出战争赔偿。
对德国的索赔,苏联态度强硬。
早在1943年11月28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二战期间第一次会议,这就是著名的“德黑兰会议”。在此次会议中,三国领导人初步制定出战后分割德国的计划,鉴于苏联在战争期间遭受的重大损失,斯大林另外提出战后要求400万德国劳工到苏联参加一定时间的重建工作,并要求剥夺德国的工业能力。
1945年2月4日至11日,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三国的第二次领导人会晤,这就是著名的“雅尔塔会议”,与会国一致同意对德国进行分割。2月5日,当商谈到德国赔偿问题时,斯大林提出了德国必须赔偿苏联100亿美元的条件,并要求以拆迁设备和逐年交货形式取得全部赔偿。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英国在战争损失巨大,应该取得最多数量的赔偿,但被斯大林提出的大量数字证据说的哑口无言,斯大林主张:分配赔偿的基本原则应该是“那些肩负了战争的主要重担并且为战胜敌人的组织者的国家应优先得到赔偿”,于是三国一致同意:
一、在战后两年内,盟国对德国本土及其国外的德国国民财富一次性没收。
二、战后十年内,德国应该向盟国每年交付当年产品。
三、使用德国劳动力。
为此,在莫斯科设立了“盟国赔偿委员会”,以制定执行详细的赔偿计划。
在1945年7月17日至8月2日的波茨坦会议中,苏联坚持“雅尔塔会议”中的条件,被美英两国抵制,苏联强行将原本属于德国领土奥得河—尼赛河的土地交给波兰贝鲁特政府,并从西方占领区鲁尔地区赔偿的百分之十进行扣留。美英无奈最后经过三国讨论,发表公告就赔偿问题以后必须遵循从各自德国占领区内进行索赔的原则。
根据德国财政部门的统计,从二战结束到1990年,德国已经支付了高达864.27亿马克的赔偿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按照规定还要继续赔偿333.63亿马克,这还不包括当时被苏美英拆走的机器和扣押的国民财富和大量的工农业产品以及劳动力等等,可以说苏联主导的这次战争索赔是非常成功的,起码加速了美国、苏联等国家战后的经济发展。
其他法西斯国家的赔偿问题
1945年到1946年间,由于战争的结束,处理战争遗留问题成为大国之间的博弈舞台。意大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作为战败国,不可避免的成为各大国索赔及争取的对象。
在苏美英三国中,虽然美英与苏联有着意识形态的矛盾,但美英内部间也有着经济、军事利益的争夺,尤其是地中海、巴尔干半岛地区,成为多方势力角逐的焦点。
从1945年9月11日开始在伦敦举行了第一次外长会议,接下来又在巴黎和纽约举行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外长会议,直到在莫斯科举行了第四次外长会议苏美作出了一些妥协和让步,这才完成了对这五国赔偿问题达成了协议。
1946年7月29日,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在巴黎卢森堡宫开幕,正式名称为“巴黎会议”,在会上根据“大国一致”原则通过了一系列关于五国的问题,各相关国家于1947年2月10日分别在协定上签字,经苏美英法共同批准后,于1947年9月15日正式生效,这个协议就是鼎鼎大名的“五国合约”,关于其赔偿内容有:
罗马尼亚赔付苏联3亿美元,8年内以实物支付;保加利亚分别赔偿希腊4500万美元、南斯拉夫2500万美元;匈牙利赔付苏联2亿美元,对捷克和南斯拉夫各赔偿1亿美元;意大利向苏联赔付1亿美元,向阿尔巴尼亚赔偿500万美元,向希腊赔偿1.05亿美元,向南斯拉夫赔偿1.25亿美元,向埃塞俄比亚赔偿2500万美元。
至于芬兰,成为美英的保护国,其赔偿内容没有体现在“五国和约”中。
结语
纵观西方的战争赔款,进行的比较有序、彻底,由此带来的直接结果是欧洲诸国因为得到战争赔款而较快的医治好战争的创伤,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作为战争策源地的德国则深刻的反省了战争罪行,有效杜绝了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复活。而与之相对的东方,由于对战争索赔和战争赔款的不同态度,日本并没有感恩戴德或者是以德报怨,反而一概否认侵华历史,日本岛内军国主义甚至一度抬头,为亚洲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同是战败国,日本没有战争赔款,其他法西斯国家呢?